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2008年,這個讓所有中國翹首以待的日子已經來臨,本來是一場盛宴,卻給了所有人意想不到的尷尬。面對日盛一日的“政治奧運”風波,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在反省,對于這場盛會所做的努力,是否太過于表面化了?在優(yōu)良的體育設施、美麗的城市建設之外,我們是否有做好充足的準備,以響應“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如此遼闊深遠的含義?
現(xiàn)在,世界似乎已經因此赫然分成兩個對立面,愛華或是反華,而直接導火索,來自于英、法、美等西方國家對一場很明顯的嚴劣事件失真或者說帶有主觀成見的傾向性報道。所有中國人都知道這些報道多么可笑可恨,但面對著各國受眾偏聽偏信所產生的可怕后果,我們既氣憤,卻也很無奈。不管政治或是經濟團體在其中懷著怎么樣不可告人的目的,對一些受了蒙騙的普通民眾來說,他們都是懷著一種很單純的想法投入了自己的熱情。在我個人看來,我驚愕于原以為與中國關系很友好的一些國度、有優(yōu)秀的文化值得尊敬的一些國度,一旦偏執(zhí)起來,居然也這么可怕!不由得由衷痛心,中國這些年在贏得世界尊敬方面,到底做了什么?又做到了什么?怎么那些好感、友善這么經不起風吹雨打?
感嘆也罷,痛心也好,在事實面前,唯有打起精神,認真面對,才是正確的選擇。亦如困境中胡思亂想的人,此時,在中國面前也有無數種假設,指向不同方向的道路,結果是什么,取決于現(xiàn)在決定怎么樣。中國可以采取強硬的態(tài)度,支持網上興趣的高調抵法、各地游行,并加強語氣嚴厲遣責或是聲討某些國家的失真報道,追究破壞奧運和平主旨的責任;中國也可以采取相應的經濟政策,打擊在中國的經濟活動,以示威懾;諸如此類。但是,投鼠忌器,如果中國真的采取這一類措施,就相當于宣布放棄整個奧運。加劇雙方敵對情緒對中國而言,絕對是弊大于利,這無疑會直接導致這一場全國期待已久的體壇盛會以尷尬落敗收場,中國為之付出的幾年努力,包括巨額的財力、物力、人力全部付諸東流,中國想借奧運之機揚國威、盛國名的想法也因此落空,而下一次能否還能有這樣的機會,也會成為一個懸之又懸的問號。從這里來看,不管西藏問題如何、媒體報道如何、國際關系如何,中國已經在這里輸掉最大的陣地,成為這個事件最大的輸家。
那么,中國是否還可以有更高明的選擇?有的,通常,“危機”既代表著危險,也隱含著機會,在這次事件也亦不例外。中國在奧運事件上丟了面子,與一些國家之間的關系日趨緊張,但是,中國同時也意外的收獲了自改革開放以來最大的民族認同!現(xiàn)而今,雖然沒有政府的號召,但是全球華人自發(fā)的組織起來,發(fā)動了各種活動支持中國,支持北京奧運,向全世界彰顯了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這便是中國的魅力,足以震動每一個人。不管此事的結局如何,中國應該要珍惜和重視這次凝聚所帶來的力量,這也許會成為中國強大的一種后盾,也會成為中國在國際上話語權越來越重要的依據。這種力量和影響是無法用其它東西來衡量的。
凝聚意味著信任,在這么龐大的信任面前,中國應該會更有信心去堅持自己的立場,更有勇氣面臨挑戰(zhàn)和走好每一步,也更加有責任去贏得更大的勝利——不僅要消除西方民眾的誤會,還要借此機會將最懷疑者改變?yōu)樽顖远ǖ姆劢z;在政治上,不僅要堅持自己的立場,還要抵住壓力,將此屆奧運會圓滿舉辦,繼續(xù)完成揚我國威壯我美名的使命。聽起來似乎過于美好,但做起并非不可能。
古話說,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誠斯此言!要想在這紛亂復雜的現(xiàn)狀中,要在這場西方敵對的局面獲得主動,就一定要認清眼前的形勢,在這場戰(zhàn)斗中,并非每一個持不同意見的人都是絕對的敵人,哪些人應該堅決的抵制,哪些人應該更寬大的爭取,必須要分辨清楚。挖貝網訊,雖然這是一場由政客們挑起卻根植于民間的對抗,但并非意味著反華份子的思想與敵對政客思想保持著完全的一致,更不意味著某些人的不良企圖和險惡用心就已經由民間反華人士全盤繼承,種種跡象表明,對于更多人而言,受到錯誤引導及蒙騙的成份更大,他們根本不了解事實的真相,他們的觀點,根本不是綜合客觀事實再經自己思考過后的判斷。因此,能成功的撥開蒙在他們眼的陰霧,讓他們看到真相,便是這場輿論戰(zhàn)獲勝的關鍵,那么,如何撥開云霧重現(xiàn)青天,這便是中國政府以及所有的愛國人士需要努力的方向。
把現(xiàn)在反華的人簡單的分為幾類:一、達賴及與達賴勾結的陰險勢力;二、因經濟利益想遏制中國發(fā)展政客;三、因拒絕報道而發(fā)布偏見消息的媒體;四、受蒙騙的群眾。對于不同的人要采用不同的策略,第一類無須多說,中國應該堅持自己的立場,絕不會做任何妥協(xié),這是原則問題。第二類人,中國應該拿出更多證據來說明,只有與中國合作,才是彼此雙方取得更大經濟利益的保障,從而改變這些短視利益者的看法,從反對中國發(fā)展,到盡快融入到促進中國發(fā)展的陣營里來。中國對當前的世界的經濟分析應該更透徹,讓自己的說辭更具說服力,同時,中國也可以適當做出讓世界經濟繁榮有序做出更大努力的承諾,這能有效的改變部分人的“恐黃癥”。第三類人,嚴厲的譴責是一種方式,但也別忘了張馳有度,在火候差不多的時候恰到好處的“難得糊涂”,讓犯了錯誤的人有一種可以體面認錯的機會。犯了錯誰都不愿認錯,何況讓一向以公正客觀自居的西媒們當著全世界的面承認他們犯下了簡單愚蠢的錯誤,承認欺騙了人民大眾,浪費了N多人滿腔的熱情和緊繃的表情,他們的壓力和不情愿可想而知。僵持不是辦法,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之道,挽回各自的面子,讓這群犯了錯誤的人有機會贖回他們的罪過,為正中國之名出力,不失為上上之選。當然,頑固不化冥頑不靈者另當別論。對于第四種人,更是不可操之過急,要保持足夠的冷靜、寬容,以一個簡單的典故說明,“孔明七擒七縱孟獲”是最好的正面教材。
另外,與之相對應的,中國不能忽視這些人,他們是重要的盟友和力量:一、懷著各種目的對中國示好的國家或政治團體;二、秉乘公正客觀的媒體及言論者;三、國內外支持中國自動組織起來的人群。第一類比如韓國、非洲諸國、澳大利亞、印度等,利用他們的嘴說出真相,傳遞中國想說的話,因為別人的評價會更讓人相信,但別忘了禮尚往來,對此做適當的回應和感謝,順便加強外交關系。第二類非常重要,特別是一些事發(fā)國度的支持媒體,在德國已經有不下五家媒體開始進行正公的報道,以及對不實報道的指責和反思,法國比較頑固,但美國媒體中也出現(xiàn)了不同聲音。這可能是西方國家比較可愛的地方吧,媒體不完全由政府操作,正反兩方的辯論有助于事實浮出水面。得到這些媒體的支持,中國應該在適當的時候放寬信息透明權,允許更多媒體——不管持何種態(tài)度,更深入更自由的來尋找真相,尋找素材,尊重他們的知情權也是一種信任。第三類人是中國政府應該要非常關注、但不宜太多直接接觸的群體,讓民眾與民眾對話,政府只與政府對話,不經授意的群體抗議才能顯出最大的說服力,一旦政府參與,自然有人會懷疑這種抗議背后的真實性。話說到這里,不由得轉回來比較一下國內外兩組抗議群體,英、法、美、德等眾多國家已經組織起上萬人規(guī)模的抗議示威活動,然而不管是哪種活動,都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允許,嚴格在當地法令許可的范圍內舉行活動,受到了別人的尊重;然而,國內的一些抵制者卻逐漸過偏過激,現(xiàn)在,各地頻頻傳出沖突事件,各地政府更是調用了龐大的人力物力去保證不出事端。那么過偏過激者是否可以冷靜的想一下,自己的行為給自己國家的管理帶來負擔,耗費了自己國家的財力物力,這種做法是否是愛國呢?并且,沖突事件是否有助于澄清事實,還是讓一些流言誣蔑變成事實的途徑?在這方面,中國愛國者還應該多向他國的愛國者多多學習,變得更加成熟,有更敏銳的政治覺悟,做到有激情也有克制,體現(xiàn)更多理性與智慧,贏得尊重!
非常時刻,中國的態(tài)度、中國的每一種行為都顯得特別重要,它們將直接指向最終結果,是“得”亦或是“失”,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往往也是只一線之隔。值得慶幸的是,雖然有沒有作為之嫌,但中國政府到底沒有沉不住氣,除了外交官的交涉,并無其它過激行為。前兩天看到一個報道,中國已經在開始準備邀請外國公關公司界入,重塑中國在世界上的良好形象。沒錯,中國現(xiàn)在正面臨著一場公關危機,贏回公眾心的方式不是強硬的國家談判,也不是軟弱的經濟示好,而是用公關的手段,化解這場危機,或者掌握它,讓它為自己的目的服務。
作為整件事件的熱心關注者,寫下以上文字,雖然知道這些一定會有人已經想到或是最終執(zhí)行,或是還是過于幼稚且不夠系統(tǒng),會有人考慮得更周全、更高瞻遠矚,但是,不管好與不好,總是出于一個炎黃子孫的赤子之心。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