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的總裁馬云這樣看待企業(yè)家和投資家的關系:投資者可以炒我們。我們當然也可以換投資者,這個世界上投資者多得很。我希望給中國所有的創(chuàng)業(yè)者一個聲音——投資者是跟著優(yōu)秀的企業(yè)家走的。企業(yè)家不能跟著投資者走。
投融資經典案例
阿里巴巴的總裁馬云這樣看待企業(yè)家和投資家的關系:投資者可以炒我們。我們當然也可以換投資者,這個世界上投資者多得很。我希望給中國所有的創(chuàng)業(yè)者一個聲音——投資者是跟著優(yōu)秀的企業(yè)家走的。企業(yè)家不能跟著投資者走
7100 percent profit: Soft Bank invest in Alibaba
狂賺7l倍:軟銀投資阿里巴巴
投融資始末
創(chuàng)業(yè)伊始,第一筆風險投資救急
1999年年初,馬云決定回到杭州創(chuàng)辦一家能為全世界中小企業(yè)服務的電子商務站點?;氐胶贾莺?,馬云和最初的創(chuàng)業(yè)團隊開始謀劃一次轟轟烈烈的創(chuàng)業(yè)。大家集資了50萬元,在馬云位于杭州湖畔花園的100多平方米的家里,阿里巴巴誕生了。
這個創(chuàng)業(yè)團隊里除了馬云之外,還有他的妻子、他當老師時的同事、學生以及被他吸引來的精英。比如阿里巴巴首席財務官蔡崇信,當初拋下一家投資公司的中國區(qū)副總裁的頭銜和75萬美元的年薪,來領馬云幾百元的薪水。
他們都記得,馬云當時對他們所有人說:“我們要辦的是一家電子商務公司,我們的目標有3個:第一,我們要建立一家生存102年的公司;第二,我們要建立一家為中國中小企業(yè)服務的電子商務公司;第三,我們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要進入全球網站排名前十位。”狂言狂語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只是當時阿里巴巴的生存技巧而已。
阿里巴巴成立初期,公司是小到不能再小,18個創(chuàng)業(yè)者往往是身兼數(shù)職。好在網站的建立讓阿里巴巴開始逐漸被很多人知道。來自美國的《商業(yè)周刊》還有英文版的《南華早報》最早主動報道了阿里巴巴,并且令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網站開始在海外有了一定的名氣。
有了一定名氣的阿里巴巴很快也面臨到資金的瓶頸:公司賬上沒錢了。當時馬云開始去見一些投資者,但是他并不是有錢就要,而是精挑細選。即使囊中羞澀,他還是拒絕了38家投資商。馬云后來表示。他希望阿里巴巴的第一筆風險投資除了帶來錢以外,還能帶來更多的非資金要素,例如進一步的風險投資和其他的海外資源。而被拒絕的這些投資者并不能給他帶來這些。
就在這個時候,現(xiàn)在擔任阿里巴巴CFO的蔡崇信的一個在投行高盛的舊關系為阿里巴巴解了燃眉之急。以高盛為主的一批投資銀行向阿里巴巴投資了500萬美元。這一筆“天使基金”讓馬云喘了口氣。[page]
第二輪投資,挺過互聯(lián)網寒冬
更讓他意料不到的是,更大的投資者也注意到了他和阿里巴巴。1999年秋,日本軟銀總裁孫正義約見了馬云。孫正義當時是亞洲首富。孫正義直截了當?shù)貑栺R云想要多少錢,而馬云的回答卻是他不需要錢。孫正義反問道:“不缺錢,你來找我干什么?”馬云的回答卻是:“又不是我要找你,是人家叫我來見你的。”
這個經典的回答并沒有觸怒孫正義。第一次見面之后,馬云和蔡崇信很快就在東京又見到了孫正義。孫正義表示將給阿里巴巴投資3000萬美元,占30%的股份。但是馬云認為,錢還是太多了,經過6分鐘的思考,馬云最終確定了2000萬美元的軟銀投資,阿里巴巴管理團隊仍絕對控股。
從2000年4月起,納斯達克指數(shù)開始暴跌,長達兩年的熊市寒冬開始了,很多互聯(lián)網公司陷入困境,甚至關門大吉。但是阿里巴巴卻安然無恙,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阿里巴巴獲得了2500萬美元的融資。
那個時候,全社會對互聯(lián)網產生了一種不信任,阿里巴巴盡管不缺錢,業(yè)務開展卻十分艱難。馬云提出關門把產品做好,等到春天再出去。冬天很快就過去了,互聯(lián)網的春天在2003年開始慢慢到來。
第三輪融資 完成上市目標
2004年2月17日,馬云在北京宣布,阿里巴巴再獲8200萬美元的巨額戰(zhàn)略投資。這筆投資是當時國內互聯(lián)網金額最大的一筆私募投資。2005年8月,雅虎、軟銀再向阿里巴巴投資數(shù)億美元。
之后。阿里巴巴創(chuàng)辦淘寶網,創(chuàng)辦支付寶,收購雅虎中國,創(chuàng)辦阿里軟件。一直到阿里巴巴上市。
2007年11月6日,全球最大的B2B公司阿里巴巴在香港聯(lián)交所正式掛牌上市,正式登上全球資本市場舞臺。隨著這家B2B航母登陸香港資本市場,此前一直受外界爭論的“B2B能不能成為一種商務模式”也有了結果。11月6日10時,港交所開盤,阿里巴巴以30港幣,較發(fā)行價13.5港元漲122%的高價拉開上市序幕。小幅震蕩企穩(wěn)后,一路單邊上沖。最后以39.5港元收盤,較發(fā)行價漲了192.59%,成為香港上市公司上市首日漲幅最高的“新股王”,創(chuàng)下香港7年以來科技網絡股神話。當日,阿里巴巴交易筆數(shù)達到14.4萬多宗。輸入交易系統(tǒng)的買賣盤為24.7萬宗,兩項數(shù)據(jù)都打破了工商銀行2006年10月創(chuàng)造的紀錄。按收盤價估算,阿里巴巴市值約280億美元,超過百度、騰訊,成為中國市值最大的互聯(lián)網公司。
在此次全球發(fā)售過程中,阿里巴巴共發(fā)行了8.59億股,占已發(fā)行50.5億總股數(shù)的17%。按每股13.5港元計算,共計融資116億港元(約15億美元)。加上當天1.13億股超額配股權獲全部行使,融資額將達131億港元(約16.95億美元),接近谷歌紀錄(2003年8月,谷歌上市融資19億美元)。
阿里巴巴的上市,成為全球互聯(lián)網業(yè)第二大規(guī)模融資。在此次路演過程中,許多投資者表示,錯過了谷歌不想再錯過阿里巴巴。
[page]
風險投資大賺一把
作為阿里巴巴集團的兩個大股東,雅虎和軟銀在阿里巴巴上市當天賬面上獲得了巨額的回報。阿里巴巴招股說明書顯示,軟銀持有阿里巴巴集團29.3%股份,而在行使完超額配售權之后,阿里巴巴集團還擁有阿里巴巴公司72.8%的控股權。由此推算,軟銀間接持有阿里巴巴21.33%的股份。到收盤時,阿里巴巴股價達到39.5港元。市值飆升至1980億港元(約260億美元),軟銀間接持有的阿里巴巴股權價值55.45億美元。若再加上2005年雅虎入股時曾套現(xiàn)1.8億美元,軟銀當初投資阿里巴巴集團的8000萬美元如今回報率已高達71倍。
案例評鑒
軟銀不是阿里巴巴最初的風險投資商,卻是堅持到最后的一個
軟銀投資阿里巴巴8000萬美元,回報率達71倍。軟銀中國控股公司總裁及首席執(zhí)行官薛村禾稱:“我預測,3~5年內阿里巴巴的市值將至少是現(xiàn)在的5倍。”
軟銀不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個風險投資商,卻是堅持到最后的那個。1999年10月,馬云私募到手第一筆天使投資500萬美元,由高盛公司牽頭,聯(lián)合美國、亞洲、歐洲一流的基金公司如Transpae Capital Investor ABof Sweden、Technology Development Fund 0f Singapore的參與。在阿里巴巴的第二輪融資中,軟銀開始出現(xiàn)。從此,這個大玩家不斷支持馬云,才使得阿里巴巴能夠玩到今天的規(guī)模。
2000年,馬云為阿里巴巴引進第二筆融資,2500萬美元的投資來自軟銀、富達、匯亞資金、TDF、瑞典投資6家風險投資商,其中軟銀為2000萬美元,阿里巴巴管理團隊仍絕對控股。
2004年2月,阿里巴巴第三次融資,再從軟銀等風險投資商手中募集到8200萬美元,其中軟銀出資6000萬美元。馬云及其創(chuàng)業(yè)團隊仍然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東,占47%股份;第二大股東為軟銀,約占20%;富達約占18%;其他幾家股東合計約15%。
軟銀不僅給阿里巴巴投入了資金,在后來的發(fā)展中還給了阿里巴巴足夠的支持。尤其是2001年到2003年的互聯(lián)網低谷時期,投資人伴隨阿里巴巴整個團隊一路挺過來了。
雅虎介入阿里巴巴不過兩年,同樣獲益甚厚。作為阿里巴巴集團的大股東,雅虎間接持有阿里巴巴28.4%的股權,其市值高達73億美元;此外,雅虎還以基礎投資者身份,投資7.76億港元購買了阿里巴巴新股,購入價格為13.5港元每股,占7.1%的股份,IPO當天升值到22.7億港幣。
而一些風險投資商顯然錯過了最好的收獲期。從阿里巴巴集團的第三輪融資開始,早期的一些風險投資商已經開始陸續(xù)套現(xiàn)。1999年阿里巴巴創(chuàng)辦之初的天使投資高盛集團因戰(zhàn)略調整,退出了中國風險投資市場。其所持股份被新加坡的寰慧投資(GGV)接手。事實上,寰慧投資的創(chuàng)始人托馬斯(Thomas)早在1999年就以個人身份投資了阿里巴巴。此后,包括富達等在內的風險投資商又陸續(xù)套現(xiàn)。到阿里巴巴上市之前,只有軟銀一家風險投資商還一直在阿里巴巴的股份中牢牢占據(jù)主要地位,其他風險投資商已經全部退出。
美國IDG集團亞洲區(qū)總裁熊曉鴿在與軟銀亞洲投資基金首席合伙人閻焱、賽伯樂(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敏進行《對話投資人:資本力量》時表示,IDG沒有投資阿里巴巴,讓他覺得很失敗。
軟銀選擇阿里巴巴的原因
薛村禾在接受國外媒體采訪時回憶,當時中國B2B領域共有四大公司,除阿里巴巴,還有8848、MeetChina和Sparkice,而選擇阿里巴巴的重要原因是馬云及其團隊的堅定信念,尤其是18個創(chuàng)業(yè)合伙人的精神。薛村禾說:“當年我們放棄別的機會,集中精力投資馬云這個團隊。我們并不是神仙,一眼就能看到阿里巴巴的未來,也只能看到電子商務這個大方向,但為什么最后選擇馬云這個團隊呢?了解他多一點的人就知道,他能把很多人聚在周圍,團隊非常厲害。VC很重要的是判斷團隊。”軟銀認為,馬云有一種獨特的分享意識以及不平凡的領導才能。薛村禾評價稱,馬云是性格非常飽滿的人,非常有遠見,如果今天還不是一個世界級的領袖人物的話,他也一定可以成為一個英雄。另外,馬云這個人是戰(zhàn)略家也是戰(zhàn)術家。而且他執(zhí)行力也很強。[page]
馬云評風險投資:VC永遠是舅舅
馬云的口才很好。馬云說:“跟風險投資談判,腰挺起來。但眼睛里面是尊重。你從第一天就要理直氣壯,腰板挺硬。當然,別空說。你用你自己的行動證明,你比資本家更會掙餞。我跟VC講過很多遍,你覺得你比我有道理,那你來干,對不對?”
馬云認為:“創(chuàng)業(yè)者和風險投資商是平等的,VC問你100個問題的時候你也要問他99個。在你面對VC的時候。你要問他投資你的理念是什么?我作為一個創(chuàng)業(yè)者。在企業(yè)最倒霉的時候,你會怎么辦?如果你是好公司,當七八個VC會追著你轉、追著你轉的時候,你讓他們把你的計劃和方法寫下來,同時你的承諾每年是什么都要寫下來,這是互相的約束,是婚姻合同。跟VC之間的合作是點點滴滴,你告訴他我這個月會虧、下個月會虧,但是只要局勢可控VC都不怕,最可怕的是局面不可控。所以跟VC之間的溝通交流非常的重要,不一定要找大牌。跟VC溝通過程當中,不要覺得VC是爺、VC永遠是舅舅。你是這個創(chuàng)業(yè)孩子的爸爸媽媽,你知道把這個孩子帶到哪去。舅舅可以給你建議、給你錢,但是肩負著把孩子養(yǎng)大的職責是你,VC不是來替你救命的,只是把你的公司養(yǎng)得更大。”
馬云是這樣評價孫正義的:“他是一個非常有智慧的人。我見過很多VC,但很多VC并不明白我們要做什么,但這個人六七分鐘就明白我想做什么。我跟他的區(qū)別,我是看起來很聰明,實際上不聰明。那哥們兒是看起來真不聰明,但他是很聰明的人,真正叫大智慧的人。”
私募股權投資人通常采取的投資策略
私募股權投資人通常采取的投資策略有聯(lián)合投資、分段投資、匹配投資和組合投資。
1。聯(lián)合投資。對于風險較大、投資額較高的項目或企業(yè)。投資人往往聯(lián)合其他投資機構或個人共同投資。牽頭的投資人持有的股份最多。這樣。對于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來講,也可以享有更多的投資者的資源。但也不是投資者越多越好,因為投資者太多,難免發(fā)生沖突和內耗。
2。分段投資。在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發(fā)展的早期,各方面的風險大。資金需求則相對較小。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風險逐步減少,資金需求卻逐步增加,對于發(fā)展情況不是逐步趨好而是趨壞的項目,投資人可以在下一輪投資時慎重考慮是否進一步追加投資。對于那些已經沒有挽救希望的企業(yè),則通過清算等手段盡可能收回前期投資。這種分階段多次投資的策略,使投資人可以根據(jù)風險的變化進退自如,以盡可能避免投資的損失。
3。匹配投資。匹配投資是指投資人在對項目或企業(yè)進行投資時,要求項目的經營管理者或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要投入相應的資金。匹配投資將風險投資者與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捆在了一起,促使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或項目經營管理者加強管理,從而降低了投資風險。
4。組合投資。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投資人在進行投資時一般不把資金全部投向一個項目或企業(yè)。而是分散投向多個項目或企業(yè)。這樣一來,一個或幾個項目或企業(yè)的損失就可能從另外的項目或企業(yè)的成功中得到補償,從而就可以避免風險投資公司全軍覆沒的危險。因為一般說來,幾個項目同時失敗的可能性較一個項目失敗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在投資人投資阿里巴巴的案例中,顯然是運用了聯(lián)合投資、分段投資的策略。分段投資體現(xiàn)在阿里巴巴在上市前共進行了三輪融資:聯(lián)合投資體現(xiàn)在阿里巴巴在上市前的第一輪和第三輪融資,都是投資者一起投資的,如第一輪是高盛、富達投資、新加坡政府科技發(fā)展基金等4家投資者一起投資,第三輪是軟銀、富達投資、IDF、雅虎一起聯(lián)合進行投資的(第二輪是軟銀單獨進行投資的)。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