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下午16時,《新產品經理》系列訪談進行第三期,邀請嘉賓為Feedsky創(chuàng)始人呂欣欣。與其他創(chuàng)業(yè)者有所不同的是,呂欣欣從2005年年初創(chuàng)辦Feedsky,到2008年年底出售給騰信,項目歷經近4年順利終結。不過,回頭看4年產品歷程,呂欣欣的總結,及對得與失的看法也非常值得借鑒。
《新產品經理》是騰訊科技重磅推出的重點訪談欄目(《新產品經理系列:偉大的互聯(lián)網產品如何生長》)。新一波創(chuàng)業(yè)浪潮中,關注產品的CEO成為一個特別的群體,且成功者比比皆是。史玉柱、馬化騰、喬布斯等已經成為典范。《新產品經理》意在邀請以關注產品為主的正在創(chuàng)業(yè)的CEO進行對話,以更好地觀察互聯(lián)網發(fā)展的下一個熱點。
精彩觀點:
- 我們原來把自己叫做水管工,因為閱讀器接收端有很多,就跟訂報紙一樣,你訂了報紙就會給你送過來,可以送到你希望他送到的地方,但發(fā)行是唯一的。理論上如果用RSS去閱讀的人越來越多的話,那么我們將是最大的受益者,因為我們是在所有讀者面前鋪設了這樣的管道,幫助作者發(fā)行出去。
- 小公司是這樣子,大家任何時候都可以有爭論,但最后總要有一個人去拍板。不管別的人想法怎么樣,最后總是要有一個人去決定的,然后所有人開始執(zhí)行,不然爭論永遠是爭論不完的,當然最后拍板的人也要為拍板的后果買單負責。
- 今天做的無論是Feedsky也好,還是閱讀器,包括微博,所用的客戶可能只占中國互聯(lián)網用戶里面很小很小的一部分,OK,這部分用戶在美國被稱為高端用戶,如果你在美國擁有同樣的高端用戶,那么我恭喜你。
- 所謂的高端用戶在中國是最難侍候的,要求最多,而且絕對不會買單的那部分的人,在中國買單的人都是最底層的人。我堅持第二版的思路做下去我一樣會拿到錢,造成的結果是你連你產品的想法都展開不了,你怎么去做。
Feedsky創(chuàng)始人呂欣欣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關注騰訊科技嘉賓訪談,這里是特別退出的新產品經理系列訪談的第三期,在前兩期我們有意識的找到了從大企業(yè)出來的周杰一起和大家聊聊大企業(yè)是怎么做產品的,也有意識的請到了在十年過程當中不斷試錯不斷在堅持一個領域的張海軍,今天我們也很榮幸能夠找到一位正好在他的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產品進入一個完結期的嘉賓,有請騰信訊互動新媒體營銷事業(yè)部總經理、Feedsky的創(chuàng)始人呂欣欣。先請欣欣跟大家打個招呼。
呂欣欣:各位騰訊科技的網友大家好。
主持人:謝謝欣欣。第一個問題是,過去大家都認為閱讀器將成為互聯(lián)網基礎服務之一,但是Feedsky今天看起來它沒有邁入基礎行列,這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呂欣欣:其實說到基礎應用,實際上是可以見到一些。比如說大的公司都會有閱讀器這樣的平臺,像QQ郵箱有QQ郵箱訂閱,還有一些中小的企業(yè)在這方面創(chuàng)業(yè)。國內比較著名的就是鮮果和抓蝦了,在PC互聯(lián)網之外,手機里面也可以看到很多閱讀器,現(xiàn)在每出一款手機都有。從應用的方面來說,在美國是把它當做一個信息工具來用,在中國很多人還是把它當做一個娛樂平臺,這就是它比較受冷落的原因。
主持人:欣欣剛才說中國的網民使用習慣有點不太一樣,最早2005年在考察這個領域,決定進入這個領域的時候,當時是怎么判斷的?
呂欣欣:我們最早是想做博客,當時博客在中國很火,想做一個特定人群的博客社區(qū),當時是想針對一些經理人和管理愛好者。后來在做市場分析的時候,我們發(fā)現(xiàn)博客的社區(qū)已經有很多了,我記得當時考察下來有70多家,就開始懷疑它的前景。早期的web2.0的應用已經在誕生,只不過大家還沒有把它冠為web2.0這個詞。我們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大大的圖,跟web2.0相關的,我們認為RSS將來是一個很主要的信息通道?;赗SS的應用當時有兩種,一種是你提到的閱讀器,閱讀器實際上是為讀者來服務的,比如讀者用閱讀器來訂閱自己喜歡的內容,去組織信息。還有一種是為作者服務的,他們是圍繞著作者的RSS內容的出版、發(fā)行以及統(tǒng)計來服務的。我們當時比較了這兩個模式之后,覺得圍繞著作者這樣一個模式未來是有可能形成唯一渠道,會有更大的機會。所以我們當時決定了去做這樣一個應用。
主持人:欣欣你所講圍繞作者也好,圍繞讀者也好,現(xiàn)在我們經常聽到互聯(lián)網的CEO經常討論的話題,他們會把互聯(lián)網形容為一個鏈接,我們在做的服務要么是一個短鏈接,要么是一個長鏈接,博客的服務正好是一個超短的鏈接。你的Feedsky會成為推廣延長鏈接,成為和讀者縮短距離的途徑和渠道。即使這么分析,今天的格局和你過去所看的格局依然沒有變化,應該說你的Feedsky閱讀器這個產業(yè)還應該有機會?
呂欣欣:對,是這樣子的。我們原來把自己叫做水管工,因為閱讀器接收端有很多,就跟訂報紙一樣,你訂了報紙就會給你送過來,可以送到你希望他送到的地方,但發(fā)行是唯一的。理論上如果用RSS去閱讀的人越來越多的話,那么我們將是最大的受益者,因為我們是在所有讀者面前鋪設了這樣的管道,幫助作者發(fā)行出去。但今天是這個產業(yè)鏈趨勢存在,但起來的速度是很慢的。舉個例子,我們全球的競爭對手Feedburn,他們在2006年7月的時候拿到了第二輪的風險投資,大概是2000萬美金,每天的訂閱人數(shù)應該是有1000多萬,我們當時只有30到40萬。到今天為止,他在2007年賣給Google的時候每天訂閱的讀者增長到了1.6萬,翻倍的速度是非??斓?,我們今天訂閱的讀者每天是700萬。這就是發(fā)展的差距,當你的管道沒有鋪到那么多的時候,你的廣告效果是沒有辦法凸顯的。這時候只能說你有錢維持,維持到有一天它爆發(fā),這個東西是否能在中國爆發(fā),大家都說不準。
主持人:欣欣談到了廣告模式的問題,但當你到達700萬用戶節(jié)點上面,和抓蝦、鮮果的模式和Feedsky的模式,其實幾家內部的策略還是不同,你會去想你的策略為什么到這個數(shù)字嗎?也就是發(fā)展用戶的策略。
呂欣欣:是這樣的,我只發(fā)展作者這個層面。喜歡作者的人他可能去訂這個作者的內容,他可能會在抓瞎訂,也可能在鮮果訂,不管去哪兒訂,他都會用Feedsky,這樣他就會成為我們讀者,這樣實際上是我像所有的終端推廣廣告。
主持人:你所托管的是這些作者的信息?
呂欣欣:對,我要做到的是把他原始的可被訂閱的內容讓我所有,那他所訂閱的內容都是我的。
主持人:像Feedburn和Feedsky會有什么不同?
呂欣欣:其實大家是互相依存。但在中國可能會有一些特殊的情況,比如說在美國大家是一個很開放的模式,無論是用Google自己的閱讀器來看,還是用其他任何一個閱讀器,廣告是不會被屏蔽掉的,在中國很有可能,比如說QQ郵箱、抓瞎就有可能會屏蔽掉廣告,這方面雙方可能會有競爭。這是需要我們在中國比美國要多考慮一步的事情,因為在美國只要它這個產業(yè)鏈存在就行。但是在中國你要想把這個產業(yè)鏈做大,假設下面有很龐大的讀者,你一定要考慮閱讀器的利益。像QQ郵箱這些大家都是作為一個嘗試性的產品或者戰(zhàn)略性的產品存在,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實際上在投放廣告的時候也不太考慮閱讀器的利益。
[page]
主持人:是不是說你當時在閱讀器投放廣告模式的考慮上面,因為沒有很好的解決你和其他合作伙伴分層的關系,或者是利益共享的關系。
呂欣欣:其實理論上這個是不需要去解決的。比如說你征得了作者的同意,因為你是做人的內容,你就要尊重作者的意愿。如果這樣的一個邏輯OK沒有問題的話,我們其實是不需要去考慮閱讀器利益的,因為你的商業(yè)模式應該有其他的。事實上在美國大家也是這么玩的,在中國可能會有所不,但因為今天這個產業(yè)鏈還很小,考慮到閱讀器利益的時候,大家也分不到什么錢。這時其實我也不去考慮這些事情了。
主持人:欣欣在做Feedsky的時候,我們發(fā)現(xiàn)這幾年也是會有一些變化,這幾次重大改版對它考量的重點是什么?
呂欣欣:我們主要有兩次大的改版。剛開始做第一版的時候,當時是要搭出這個產品最初的架子,這塊沒有什么特別可以去強調的東西,因為最初也是一個測試版,來測試一下大家的反映程度,有哪些需要改進的。最重要的是第二版和第三版的改版,第二版我們下了很多工夫,RSS有兩點需要我們注意。一是接受信息的方式,有了RSS之后以前你上網站瀏覽新聞的方式會轉變?yōu)樾侣劯?,這會降低新聞成本。二是RSS實際上是半結構化的格式,會方便你把不同的RSS信息聚合在一起。
所以當時在第二版的時候我們希望圍繞著人的信息去做擴展,我們的想法是在web2.0時代大家的信息是分散的。比如我會在某一個地方寫博客,會在某一個地方上傳照片。我們當時想如果你對一個人感興趣的話,你可能想知道他所有的點點滴滴,我們是想通過真人把所有的信息聚合在一起,你不僅可以管理你的信息,也可以把你感興趣的信息合并到這里面,來輸出給你的讀者。同時你和其他人之間可能會有共性,可能會是興趣點,你們閱讀的東西會一樣,你們關注的東西會一樣,我們當時希望能把這些點挖出來,形成社區(qū)的概念。
其實今天回過頭來看,這個改版大家的出發(fā)點和理解都是差不多。但當時有兩點讓我們沒有做下去,一是本身技術的局限,支撐起這個平臺最大的瓶頸是技術上,首先是你的技術能不能讓你的應用層的東西很順暢的跑完,這是我們當時達不到的。其次是用戶使用習慣的問題。有一個例子非常典型,第二版我們推出“合燒”的概念,當時很多博客寫文章說什么叫“合燒”我不懂,這個概念太新了,意思是我們不要用這個概念了。OK,第三版我們把這個概念取消了,看到后來凡是能夠把不同的Feed合并的服務,所有的博客一概都說“合燒”。
當時我們把Feed的托管叫做燒制。技術和用戶的使用習慣造成了整個第二版從一開始就被無數(shù)人詬病,我們自己也不滿意。在第三把的時候其實是我們一次非常重大的改版。一是把所有不必要的功能全部砍掉了,又回到Feed的管理輸出上,二是把所有的技術架構都改了,原來用的是.net的架構,一個是覺得開發(fā)起來比較困難,另外是大的運營起來也是比較困難的,我們就改成PHP來做。大的改版就這兩次,以后也有過不停的改版,但都是圍繞著第三版,沒有特別大的理念上的改版。
主持人:欣欣講的我可能會有這樣幾種直觀的印象,一是第二版改版的核心思想是圍繞著托管的作者托管的所有的信息源,二是其實所有的關鍵都是在Feed上面,三是你最終被你的用戶帶到了溝里頭。
呂欣欣:其實也不是,有些事情說起來很有趣。我們從第三版開始,大概在2005年底時開始做第三版,2006年年初發(fā)布,到現(xiàn)在為止我們核心的東西一直沒有變過??梢哉f我們是被用戶帶到溝里,但是另外一方面我們的堅持也確實給我們帶來了回報。就好像我們在2007年的時候在推話題營銷這樣一個廣告模式,所有人會覺得我們不務正業(yè)。當時我們在推這樣一個想法的時候,也是說因為我們掌握了大量的作者的資源,所以我們應該去做這樣的事情。今天看來我們所有堅持下來的東西,都是在這次跟騰信互動的合并起了至關重要的重要。
主持人:而且你堅持下來的東西,尤其像話題營銷、口碑營銷已經成了一個新的產業(yè)。
呂欣欣:對。
主持人:回到我們剛才認識到的第一個小話題上,既然你是圍繞所有的用戶托管他的信息,關鍵是在各個地方發(fā)出的Feed把它聚合到一起,你的服務器的管理或者說源的管理是否足夠順暢?
呂欣欣:這里面就牽扯到技術的問題了。坦白說當時第二版就非常不順暢,里面很多URUE的東西我們自己都沒有想清楚。本身這里面牽扯到大量的搜索和數(shù)據挖掘的東西,當時的團隊也達不到這樣的要求,這也是我們第三版的時候為什么要砍掉絕大多數(shù)功能的原因。實際上2006年融資之后也多次的在公司內部提出我們是否要恢復第二版功能的想法,只是做了一些嘗試,比如我們做了一些博客圈的服務??赡艽蠹覍懙姆较蚨际潜容^一致的,比如都是關注互聯(lián)網的,我們可以把內容合并在一起去做輸出,形成一個一個小的部落。
我們當時還設想過一個產品,任何人可以拿其他人的內容做你的新聞站點。這些都是我們當時討論下來覺得可以去嘗試的一些東西。最后這兩個沒有再繼續(xù)深入做下去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個是我們究竟只是做一個平臺、做一個工具,還是做一個包含內容的站點也好,或者社區(qū)也好,這樣的一個定位我們內部是有過很長時間爭論的。另外一個是收入的壓力。
[page]
主持人:這么聊下來我覺得非常的有意思,我重新在聽這些東西的時候,感覺那個時候呂欣欣你和你的團隊一直討論的話題是我們要聚焦在一個核心的東西上面還是能夠拓展開來,能夠做更多的功能。現(xiàn)在這個項目已經出售了,我們可以認為它終結了,現(xiàn)在看你會認為他是聚焦在核心上還是拓展開來?
呂欣欣:一定是核心。融到錢之后我們做的第一個事情是把系統(tǒng)升級,因為第二版到我們融資之后,那段時間用戶發(fā)展是非??斓?,我們的系統(tǒng)已經撐不下了,我們需要更嚴謹或者說能夠融載更多用戶的產品,我們技術部花了兩到三個月的時間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所有的系統(tǒng)升級。如果當時馬上去開發(fā)廣告相關的系統(tǒng),可能會比后來的狀況好很多,就是因為當時還是懷有很多產品的夢想,去做一些相應比較創(chuàng)新的產品,或者我們認為能夠讓我們有些不同的產品,造成了后面對整個廣告系統(tǒng)的規(guī)劃過晚,為后面的一些事情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
主持人:其實渴望去做更多的功能,實際上是非常大的陷阱。
呂欣欣:對。
主持人:從.net升級到PHP上,指的是這個嗎?
呂欣欣:不是。之前第三版出來的時候,那次升級我們自己都編寫了程序,來替代開源程序,能夠讓它更穩(wěn)定。
主持人:這里有一個小問題,第二次改版改變了你的技術平臺,會覺得自己一開始在和創(chuàng)業(yè)團隊考慮這個技術平臺的時候有不周全的想法嗎?
呂欣欣:有。當時考慮技術平臺的想法是不一樣的,一開始沒有CTO這樣的角色,第三版的時候實際上是車冬過來幫忙,我們是圍繞著他的知識結構和能力去搭建平臺的,之后也是在這個架構基礎上進行擴展和升級的。基本上后面的路就走得很順了。
主持人:我不知道你現(xiàn)在怎么樣回過頭看一開始創(chuàng)業(yè)團隊的構建工作,但依然還是能夠感覺得到你在爭論是否尊重核心的同時,實際上也在于這個創(chuàng)業(yè)的團隊是否有個共同的目標,是不是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人在引領著他們往前走,最后把所有的意見歸為統(tǒng)一。
呂欣欣:我覺得小公司是這樣子,大家任何時候都可以有爭論,但最后總要有一個人去拍板。不管別的人想法怎么樣,最后總是要有一個人去決定的,然后所有人開始執(zhí)行,不然爭論永遠是爭論不完的,當然最后拍板的人也要為拍板的后果買單負責。
從我們融資組建完整團隊之后爭論一直沒有停過,我們到底要不要去擴展,到底要不要去做一些功能性的東西,我們一直都有爭論。你知道所有的產品經理都會有他自己的夢想,尤其是web2.0過來有很多產品經理都是在應用性或者在創(chuàng)新性有很多夢想和想法的人,每個人都期望做出像Google一樣的產品。但是作為頭我得考量整個市場環(huán)境和我們的產品應該承載的使命,一般我們都是這樣子,開會會爭吵,吵到拍桌子,最后我就拍桌子說不行,要怎么怎么樣,大家好,好吧,那只能怎么怎么樣今天回過頭來我不敢說這條路走對了,但至少我沒有死掉。
主持人:我知道欣欣的履歷當中是做過市場、做過運營,最后來做產品,你那個時候的夢想是什么?剛開始做Feedsky的時候是不是也夢想做一個像Google那樣的應用?
呂欣欣:一開始對技術和對產品都有很多的憧憬,我看到我們最早的技術員離開之后寫的博客,說我們的老板是不懂技術的,但對技術非常的有憧憬,一切最新的技術都想用。當時第二版我下的指令是能用Feedsky的地方就必須用,但回過頭來發(fā)現(xiàn)是特別少的決定,那樣反而會拖慢整個前臺的效能。當時想的是我做的產品是要得到用戶的尊敬,我們的產品要酷、要好、要應用其實回過頭來你會去想你產品做成任何樣子,你都會被罵,你一定會被罵,那就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去做好了。
這一點我特別佩服阿北(騰訊科技注:阿北為豆瓣網創(chuàng)始人楊勃),他只看用戶的使用數(shù)據,根據數(shù)據來決定下一步怎么發(fā)展。就是這樣子豆瓣也曾經創(chuàng)作過一些失敗的產品,比如說旅游的這個板塊,包括廣場這些產品,其實最后都去掉了,都失敗了。但是阿北整個產品的應用性,包括收到口碑的美譽度都是很讓人羨慕的。但我不可能要求我什么都強,像阿北是做技術出身的,對技術有天生的敏感度,而我是那種比較關注前面的對象,不太關注細節(jié)的人。其實之前我一直在做產品的時候是很粗枝大葉的,后來有了產品總監(jiān)、產品經理之后,這些問題都OK了。
主持人:為什么問欣欣夢想這個問題,因為在介紹第二次改版的時候我們曾經聊過一個話題,我暫時忽略了過去。欣欣講第二次想法實際上很接近于后來在美國崛起的一個網站FriendFeed,就在前不久他剛剛被Facebook以5500萬美元這個價格收購了。有沒有后悔已經看到了一個很好的前瞻,而且已經表現(xiàn)出了很好的市場時機,但是你沒有照著這個方向去做?
呂欣欣:我看到他被收購的時候,曾經在twitter上給以前的同事和現(xiàn)在的同事說了一句話,就是看到FriendFeed被收購的時候有沒有像我一樣思緒萬千。他的東西很酷、很好,但那只局限于國外,我認為在國內這樣是做不起來的。
主持人:為什么?
呂欣欣:很簡單,使用的習慣不同。我們今天做的無論是Feedsky也好,還是閱讀器,包括微博,所用的客戶可能只占中國互聯(lián)網用戶里面很小很小的一部分,OK,這部分用戶在美國被稱為高端用戶,如果你在美國擁有同樣的高端用戶,那么我恭喜你。
所謂的高端用戶在中國是最難侍候的,要求最多,而且絕對不會買單的那部分的人,在中國買單的人都是最底層的人。我堅持第二版的思路做下去我一樣會拿到錢,造成的結果是你連你產品的想法都展開不了,你怎么去做。
第二個很重要的問題是,假設現(xiàn)在有一筆錢,可以讓你把你的想法展開,那你怎么掙錢?在中國比較像FriendFeed的是鄭云的玩具網,沒有人會想到這個東西怎么掙錢。
基于上面兩個考慮,我覺得FriendFeed真的是產品經理人的夢想,我2005年就想打造這樣一個東西,我會認為那是下一個Google。但從商業(yè)的角度考慮,在中國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
[page]
主持人:同樣做Feed信息流的,同樣也是在侍候高端用戶,你覺得Twitter怎么樣?
呂欣欣:中國人喜歡嘮叨的東西,問題是如果大家喜歡這種模式的話,網站也會推出。這樣留給創(chuàng)業(yè)型公司的機會就很少了,還有是它的商業(yè)前景事情,Twitter很好,但他自己就不賺錢,最典型的是戴爾。戴爾有很多專業(yè)的小組在維持Twitter帳號,也得到了回報,獲得了200萬的銷售收入,這好像跟Twitter沒有什么關系,這是所有web2.0網站面臨的所有問題。
主持人:欣欣講大FriendFeed和中國對比的時候,講到國外做高端用戶會怎么樣,國內做高端用戶會怎么樣,其實大部分的新的互聯(lián)網產品進來,高端用戶是我們首先要截取的一部分用戶群。我有時也嘗試幫朋友拉一拉用戶,自己感覺是很吐血。還有一位CEO也嘗試邀請一些朋友用閱讀器,推薦了一部分人用之后,他的結論是發(fā)現(xiàn)愛的人愛得要死,不喜歡用的人覺得它很不好,而愛的人的群體實際上是非常非常小的。欣欣你在發(fā)展Feedsky這個概念的時候是怎么發(fā)展的用戶?
呂欣欣:其實我們做的是口碑。我們很早就公布要做Feedsky,最早是寫博客,讓圈里面都知道有這么一個人要做一個叫Feedsky的東西,但Feedsky要做什么,我們從來沒說過。這是我們最早的一個策略,其實這個策略也是誤打誤撞,我們當時也沒有想過有那么久,但都覺得這是個很好的策略。
有朋友問你到底做什么能告訴我們嗎?我說保密。當時我們推出的時候是這樣一個情況,《三聯(lián)生活周刊》做了一個專訪,這也是有朋友幫忙。當時找人跟了我一天,把我想做的什么都寫出來了,那時距離我們要發(fā)布的時間也沒有多長時間了。晚上去見了咳嗽,說了我們的想法,咳嗽就發(fā)表了,一下達到了很多的關注度。大家會不會用是一回事,但是愿不愿意嘗試是另外一回事,大家都會有按照嘗試的心里,當時發(fā)展的是我們的第一批用戶。因為我們的定位很明確,就是針對博客作者,在博客領域里面,我們發(fā)展方式是這樣的,兩條腿來走,我們盡量拉攏獨立博客,因為他們是高端,很有影響力。我們通過贊助一些組織,包括博客之間寫文章去談論,參加各種行業(yè)聚會來推廣我們。開始也蠻難的,因為技術不穩(wěn)定,大家就覺得我干嘛要弄你的,而且對于他們來說英文也不是很大的限制。后來起關鍵作用的有兩件事情,一個是我們的技術開始穩(wěn)定了,這些博客覺得還不錯,我們參加的一些贊助活動他們就想來用、想來轉。第二個是競爭對手被封,這樣使他們有了持續(xù)使用的愿望。當你有了樣板用戶之后就會像滾雪球一樣。
主持人:實際上呂欣欣最得意的還是發(fā)展用戶的策略。
呂欣欣:我們的用戶比起其他社區(qū)類的還相對少很多,但是我比較自豪的是中國有名的博客作者至少都會在我們這里。比如說像閭丘露薇。
主持人:從2005年到現(xiàn)在已經有幾年的時間了,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創(chuàng)辦Feedsky的過程會得出什么樣的總結嗎?
呂欣欣:其實一直沒有來做總結,但不斷的在跟自己的錯誤做斗爭,因為你不斷的在做錯事情,每做錯一件事情回頭就想我當時應該這樣做就好了。但是下回這個事情注意了,另外的事情又犯錯了。創(chuàng)業(yè)來說,我覺得第一是在不斷的跟錯誤在斗爭,第二是我們是比較有運氣的,想創(chuàng)業(yè)了就有天使投資,天使投資的錢花完了就有VC,VC的錢花完了賣掉了。
另外回想起來還是當時有點冷,自己的資源和能力還是不夠支持創(chuàng)業(yè),還是比較冒險吧。
主持人:特別謝謝欣欣給我們帶來這些分享,因為時間的關系,再找更多的時間和欣欣做更多的溝通。謝謝欣欣,也謝謝各位網友的關注。
呂欣欣:謝謝大家。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