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巨頭英飛尼迪高哲銘:讓以色列技術對接中國市場

2009-10-27 12:39:20      葉勇

  近日,在參加“2009 ChinaVenture中國投資年會”間隙,記者采訪了以色列PE基金Infinity(英飛尼迪)的創(chuàng)始合伙人高哲銘(Amir Gal-Or),他的異常舉動引起了我們的興趣,他沒有高談闊論,而是遞給記者一張5平方厘米左右大小的黑色塑狀紙片,向記者介紹其“紙電池”項目。本該尋找項目的PE怎么成了主動拿出項目推介的人了?

  這的確是一家很另類的PE巨頭。Infinity于2003年開始在中國投資。2004年與中新創(chuàng)投(蘇州創(chuàng)投的前身)合作成立了中國第一支中外合作創(chuàng)投基金——Infinity-CSVC,并于2007年建立了3億美元的Infinity I-China基金,Infinity I-China基金由以色列最大的多元化企業(yè)IDB集團、中國國開行與蘇州創(chuàng)投集團(SVG)共同成立。近期,該基金剛剛從“炒作”神州數碼中大賺一筆。10月20日,Infinity I-China基金宣布,已經執(zhí)行了對神州數碼的部分退出,總獲益額達8510萬港元,折合超過1100萬美元。投資時以2.43港元/股的價格購入,不到一年以6.8港元/股的價格出售,獲利超2.5倍。

  從投資神州數碼案例可“管中窺豹”,Infinity顯然不是一家普通國際PE那么單純,“我們不僅僅是一家基金,我們有以色列IDB集團的背景,這可幫助我們拿到以色列在多個領域全球領先的技術,從而在中國進行產業(yè)化投資”,高哲銘說。IDB集團是以色列最大的控股集團之一,業(yè)務范圍涵蓋電信、保險、金融、房地產、貿易等多個領域,與中國有著密切合作。

  因此,對于為何不在中國投資中早期技術項目,高哲銘直率的表示,“以色列是一個創(chuàng)新型國家,中國是一個生產型國家,如果投資中國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實在沒有太多好投的。”據悉,以色列人在醫(yī)療、通信半導體、軍工、水處理、農業(yè)和安全監(jiān)控領域都擁有世界一流的技術,也正因如此,高哲銘表示,Infinity在中國關注的行業(yè),包括醫(yī)藥、水處理、農業(yè)科技、IT服務業(yè)以及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

  “目前,我們用印刷的方式生產紙電池,用在女性護膚品上,可以祛皺,當然,以后還可以應用在醫(yī)藥生物技術、包裝技術、RFID等領域。以色列市場有限,我們看好中國這一巨大市場的發(fā)展前景。”他說,“今年是金融危機年,但是對我們是一個擴張的好年份,我們帶來好的技術,尋找當地合作者,而我們自己又能帶來基金投資,因此,可以共同開拓市場。”

  有創(chuàng)投界人士對此表示,Infinity的做法值得重視,其核心投資策略就是通過引進以色列成熟的技術,而使得所投資的中國企業(yè)成為產業(yè)龍頭,從中賺取所投企業(yè)的高成長利潤。這種為投資者和投資組合公司增加附加值的方法,使得它可以為不同的文化之間提供不同的技術知識、人際網絡及生產經驗,同時也充分利用到了兩者之間的長處。

  一個例證是目前籌劃在中國A股上市的中國晶方半導體。2005年時,Infinity風險投資公司、Infinity-CSVC與Shellcase三家企業(yè)及機構聯合投資中國晶方半導體公司2500萬美元。 中國晶方半導體是一家影像傳感芯片(CCD和CMOS)晶圓級芯片尺寸封裝企業(yè),而Shellcase則是一家以色列的高科技封裝公司,Infinity此前已投資了1400萬美元給Shellcase,通過對雙方的投資,Infinity將Shellcase研發(fā)的新技術引進給了晶方半導體。本來,Shellcase在接受Infinity投資前已經陷入了困境,但通過投資中國晶方半導體,在中國建立了一條生產線,并因此獲得2000萬美元的貸款。

  2007年,Infinity投資于中國晶方半導體的股份中有一部分以3800萬美元出售給納斯達克上市公司OMNI,投資于Shellcase的部分以3300萬美元價格將技術賣給另一家納市上市公司。實現了成功退出。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