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洗腦市場

2010-10-19 09:57:57      龐博

  一個問題都有正極和負極,一個品牌降價同時也會帶來頭腦份額的損傷,因為每個定價策略的區(qū)間本身就是一個品牌最關鍵的支撐點

  文/本刊記者 龐博

  進入李寧公司總部廣場,動感十足的元素沖擊著每個來訪者的目光。李寧的新口號—“make the change”似乎在向世人宣誓:我們要改變了!

  這個改變從李寧公司上上下下所有細節(jié)中都有所體現(xiàn),當然也包括公司CEO張智勇。張智勇談笑風生,雖然外表看起來是四十歲的人,但是思維卻跳出了像他那個年齡段的“框框”,毫不夸張的說,他看起來更像“90后”。

  李寧公司的LOGO換了,口號也換了,這似乎預示著李寧要成為一個不一樣的“李寧”。張智勇表示:“消費者接觸的是李寧產品,而不會接觸到品牌DNA,但是接觸到產品就會接觸到李寧的LOGO和口號。我們所進行的任何營銷活動,都會集中在LOGO和口號里面?!?/p>

  李寧公司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眾所周知的兩大國際知名體育品牌,它們占據(jù)著一線城市絕大部分市場份額,而以李寧為首的我國自有品牌似乎只有在二、三線城市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這回李寧要改變了,張智勇信心滿滿的說:“我可以說我們在中國一線城市這幾年,市場份額是在跟競爭對手,也就是國際品牌不斷拉近的,而不是被拉開的?!倍聦嵰泊_實如此,李寧這次找到了問題的根源——頭腦份額。李寧的這次改變也真真正正的給體育用品市場洗了一次腦。

  看品牌要看兩個維度:一是看品牌的結果,也就是市場份額;另外一個就是頭腦份額。頭腦份額跟市場份額并不是一回事,李寧在2000年到2006年這個時間段,快速被另外兩個國際競爭對手超過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頭腦份額。張智勇表示:“發(fā)覺原來我們在市場份額遙遙領先于它們,但是有一個潛在數(shù)據(jù)被忽視了,那就是頭腦份額,它們的頭腦份額要遠遠高于國內品牌?!?/p>

  國際品牌就是用這種方法,配合我國經濟高速發(fā)展和老百姓錢袋越來越鼓的事實,迅速占領了市場。張智勇嚴肅的說:“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的收入水平只能買大眾的產品,但是我現(xiàn)在也知道還有一個我更喜歡的車——保時捷,我在投票的時候,真正買車會買大眾,因為收入水平限制,但是在我的夢想里面,我會打一票給保時捷。當我有一天,我掙更多錢的時候,我就會把大眾扔掉,買保時捷?!毕M者原來沒有那么多錢去購買國際品牌的商品,但是他們卻一直接受著這些品牌的影響,等到他們有錢了,就會產生購買行為。這就是頭腦份額跟市場份額的微妙之處。

  這次李寧抓住了國際品牌的弱點,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國際品牌在國內的價格不斷下調,而李寧卻逆勢提價,占領“價格高地”。原本國際品牌的一個產品A賣到600元,而李寧的產品B賣550元。但是如果A的價格降到500元,那么消費者就會降低其頭腦份額;相對來說,B的價格不變或者提升至600元,如此一來,李寧產品的價位段就會攻擊國際品牌產品的價位段,結果就是李寧獲得了更多的頭腦份額。一個問題都有正極和負極,一個品牌降價同時也會帶來頭腦份額的損傷,這點確信無疑,因為每個定價策略的區(qū)間本身就是一個品牌最關鍵的支撐點。

  品牌和價格是一個結果跟一個表現(xiàn),同時消費群是最關鍵的,消費群喜歡了,這價格就合理了。問題是消費者認為溢價水平在什么點比較合適,消費者永遠是在買一個性價比,產品擁有的內涵和功用可以賣四百塊錢,那價格就可以定位在四百塊錢,但是頭腦份額決定產品上面還有一個大的帽子--品牌,所以要看品牌價格的臨界點的滿意度是多少。

  相信李寧的改變可以創(chuàng)造出我國自有品牌的突圍模式,扎根中國,為廣大消費者制作出更具創(chuàng)新力的產品。

  品牌重塑之路

  《當代經理人》:請問李寧調整LOGO的最初目的是什么?為什么要進行改變?

  張智勇:這個問題要從品牌的角度來分析,LOGO跟口號都服務于品牌宣傳。消費者接觸的是李寧產品,而不會接觸到品牌DNA,但是接觸到產品就會接觸到李寧的LOGO和口號。我們所進行的任何營銷活動,都會集中在LOGO和口號里面。

  另外,消費者看到這個品牌很好,從技術的層面來說,就要有一個圖騰、一個口號。LOGO就相當于一個圖騰,當然LOGO要解決品牌的真實意義。李寧LOGO的起源是什么,其實歸納來說是一個品牌溝通的工具,改變LOGO并不是簡單的改變,其中真正的意義在于它背后產品的特質以及傳播的方式逐漸跟原來不一樣,要給予這個LOGO新的定義。

  《當代經理人》:品牌重塑需要一個過程,您的想法是通過其他因素來檢驗這個新LOGO,您希望新LOGO從市場銷售的反饋來看要好過經典LOGO,還是有另外的期許?

  張智勇:我們希望在三個方面取得成功:第一是新的口號跟LOGO要有足夠的知曉度;第二是品牌調整跟產品特質被消費者所明白、接受、喜歡;第三就是頭腦份額以及市場份額要增加。

  雖然我們現(xiàn)在剛開始做LOGO調整的宣傳,但事實上我們早在2007年就開始做鋪墊性工作。6代店的整合,要定位一個品牌的全部消費者的感受,要把品牌框架之下的產品、零售和溝通都做到位。李寧現(xiàn)在已經有七千多家店,要形象到位,并且給消費者一個全新的印象,而且要在三個目標里面達成。我們的目標轉換時間是8年,就是由于這個原因,做品牌永遠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當代經理人》:品牌重塑預期會對銷售帶來直接的增長推動嗎?

  張智勇:這個要看市場的反饋情況。我們的目標是2018年變成全國第一體育運動品牌,但不是說我想成第一,就能成為第一。變成第一是公司戰(zhàn)略和品牌支持的,我們對外溝通一直說會快于外部市場的平均增長速度,也就是要快于15%的市場平均增長率。

  《當代經理人》:如果重塑背后進行了組織性的重塑,那么李寧公司將如何處理諸如區(qū)域劃分、供應鏈管理、內部的組織架構以及管理方面的問題?

  張智勇:我們有一個品牌的戰(zhàn)略框架,框架里面有完整的結構,最關鍵的就是生意驅動,像我們這次品牌重塑,在之前很長時間已經在變。

  第一步變的是產品。在2007年就開始策劃,到了2008年我們已經知道未來應該做什么樣的產品,所以產品系統(tǒng)是第一個大的變革。早在08年初,就將現(xiàn)在定位的產品線進行了全線調整。

  第二步是組織變革。18個月以前,運用運動品類來創(chuàng)造我們的產品,從創(chuàng)意、定價、區(qū)域銷售到零售,整個過程到現(xiàn)在已經全部完成。另外,把所有五年戰(zhàn)略報告整合到一起,整合非常關鍵,而誰去整合更為關鍵。

  第三步是銷售變革。今年年初我把銷售區(qū)域變?yōu)楠毩N售,其中包含產品銷售等等。銷售部門根據(jù)市場的需要進行政策的制定,然后再去做執(zhí)行,快速反應客戶需求。你會發(fā)覺這個組織歷經長時間的變革后,就會變?yōu)榫仃囀降慕M織,財經工作者都應該明白,變矩陣式的組織,其中的挑戰(zhàn)是什么?矩陣式最大的挑戰(zhàn)就在于:對兩個人匯報,最后這個事不了了之,這是矩陣式組織的特點。那么要如何解決呢?唯一的解決方案只能通過文化,所以我們任何戰(zhàn)略的改變,后面一定跟著文化的改變,公司的戰(zhàn)略里加了一部分叫“我們的文化”。其中的內涵就是:公司利益第一位,系統(tǒng)利益第二位,部門利益第三位,個人利益第四位。

  大家知道在公司職業(yè)發(fā)展里面,人力資源發(fā)展最關鍵的是3P原則。當公司將來有更高的職位可以提升時,有機會提升的不是你,而是上次沒有拿獎金,但是為了其他部門利益考慮的經理,這就是公司內的3P原則,企業(yè)沒有這個原則是無法發(fā)展的。那么多人怎么做?關鍵是好人,就要有這個3P原則來支持。

  用“頭腦份額”占領市場

  《當代經理人》:李寧在提升品牌價值的過程中,在產品價格上會有一定的提升,今年有價格提升方面的考慮嗎?

  張智勇:我覺得大家總是喜歡從價格段來看待這個問題,我們一般做品牌更多是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考慮。消費者可能有八種個性或者十種個性,這就是做品牌的訣竅。一定要定位消費目標群體,第一個定性是看他們的價值觀是什么樣的,這是第一步。第二步要看這一消費群體容量有多大,因為畢竟做生意,光定性是沒有用的,你覺得這一群人是最有能力的,容量足夠大,那么就可以獲得理想的收入和利潤,以此為主去影響其他的消費群體。所以說做市場份額,它的好處是什么?你會在一群消費中獲得優(yōu)勢,而且可以差別化。但是反過來說,沒有一個品牌可以把消費者全部吃光,因為什么?人都不一樣,這是內在原因。

  至于今年在價格方面,我們的產品一定會加價。因為加價是一個表現(xiàn),是一個結果,結果的背后是產品創(chuàng)新跟品牌創(chuàng)新,這兩個因素是緊密聯(lián)系、密不可分的,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要定位的原因。

  《當代經理人》:李寧今年在秋冬季的訂貨已經加過一定的價格,您認為市場有沒有辦法消化掉這樣一個加價?

  張智勇:我相信市場的“消化能力”。我們看品牌要看兩個維度:一是看品牌的結果,也就是市場份額;另外一個就是頭腦份額。頭腦份額跟市場份額并不是一回事,我們?yōu)槭裁蠢斡涍@一點?我們在2000年到2006年這個時間段,快速被另外兩個國際競爭對手超過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頭腦份額。發(fā)覺原來我們在市場份額遙遙領先于它們,但是有一個潛在數(shù)據(jù)被忽視了,那就是頭腦份額,它們的頭腦份額要遠遠高于國內品牌。

  后來為什么超越了呢?4P里面有些因素被執(zhí)行了。首先,消費者現(xiàn)在有錢夠買它們的產品,而原來消費者沒有那么多錢;其次,它們零售店的開店數(shù)量在中國足夠多,原來有幾百家,后來一下子變成幾千家。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的收入水平只能買大眾的產品,但是我現(xiàn)在也知道還有一個我更喜歡的車——保時捷,我在投票的時候,真正買車會買大眾,因為收入水平限制,但是在我的夢想里面,我會打一票給保時捷。當我有一天,我掙更多錢的時候,我就會把大眾扔掉,買保時捷,這就是頭腦份額跟市場份額的微妙之處。比如我們店里面,我特別著急的是什么?店里面每一年推專業(yè)產品,但是真正到零售店是占了位置不賣貨的,但是我知道主推的專業(yè)產品會給我?guī)砹硗庖粋€價值,這個價值就是頭腦份額。在進行頭腦份額調研的時候,消費者對我評估的運動項目跟品牌連接度,遠遠比中國其他品牌高得多。他看見了不一定買,但是一旦他參與其中,就馬上會購買,這就是頭腦份額跟市場份額轉換的績效。

  《當代經理人》:李寧接下來會保持加價的趨勢嗎?包括下一季定貨以及新品上市的時候,如何把持加價的力度?

  張智勇:價格提升是一個趨勢,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因為這其中有兩個成本在不斷的上升:第一是加工成本,因為我們商業(yè)模型里沒有自加工工廠,所以我們要跟工廠進行合作,勞動力成本上升在近幾年顯而易見;第二方面就是零售商,零售店也有很多銷售人員,人跟商場租金的成本上升趨向也非常明顯。

  我們的產品每一年每一季漲3%、5%,還是10%、12%,是根據(jù)每一季產品自己的判斷,以及原有這個品牌資產是不是持續(xù)在提升,根據(jù)這些報告來看怎么去做。因為品牌是看其忠誠度以及分層消費者的。

  “主戰(zhàn)場”的轉換

  《當代經理人》:現(xiàn)在很多運動品牌都在拓展內地二、三線城市的市場,李寧產品的加價力度是否忽略了二、三線城市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呢?現(xiàn)在耐克在降價,而如果李寧加價,會不會對二、三線城市的銷售有影響呢?

  張智勇:我們的產品提價沒有忽略二、三線城市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其實國際品牌在眾多二、三線城市市場份額并不低。

  一個問題都有正極和負極,一個品牌降價同時也會帶來頭腦份額的損傷,這點確信無疑,因為每個定價策略的區(qū)間本身就是一個品牌最關鍵的支撐點,所以說這個問題的本質不是看我們考慮的是什么,而是要看我們最關鍵競爭對手的考慮重點。舉個例子,有兩個品牌差不多的產品A和B,A的價格原本是600,本來A、B價格不一樣,如果A的價格降到500,那么它的頭腦份額消費者就會降低;相對來說,B的價格不變,那么B的價位段就會攻擊A的價位段,結果就是B會獲得更多的頭腦份額。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品牌和價格是一個結果跟一個表現(xiàn),同時還要定位你要什么樣的消費群,消費群是最關鍵的,消費群喜歡了,價格也就合理了。

  《當代經理人》:以去年為例,李寧在一線城市的市場份額是多少?您希望經過多少年時間,現(xiàn)在的品牌重塑會帶來市場份額的提升?

  張智勇:我們一般不會公布這個數(shù)據(jù),但是我們內部都有清晰的比例。我可以說我們在中國一線城市這幾年,市場份額是在跟競爭對手,也就是國際品牌不斷拉近的,而不是被拉開的。

  我希望8年時間李寧成為中國的第一,如果要成為中國的第一,平均市場分到一線城市第三位是一定的,但是關鍵是怎么提到第二位和第一位。

  《當代經理人》:跟耐克的距離會不會縮小到10%以內?

  張智勇:希望越來越小,這里面有很多原因。每一年漲價,都要做品牌的創(chuàng)新,一般做品牌的公司,每年都會做一個價格敏感度測試,都有問題問消費者溢價水平在什么點比較合適。這是一個相對問題,消費者永遠是在買一個性價比,我所謂的性價比不是價格,而是產品擁有的內涵和功用,覺得可以賣四百塊錢,你就可能定位在四百塊錢,如果有可能進入下一個階段,那么這個品牌就可以定位在460塊錢。產品上面還有一個大的帽子,就是品牌,所以要看品牌價格的臨界點的滿意度是多少,根據(jù)這個再去看第二年產品的創(chuàng)新程度,用自己的知識去判斷,以及消費者對你的反饋,這兩個都要考慮,這是相對問題。

  《當代經理人》:是不是拉近跟耐克這樣一個品牌的距離,跟耐克直接進行競爭,就要在一線城市做足文章?是不是因為李寧以前主要在二、三線城市消費情況并不怎么樣。

  張智勇:中國品牌事實上在中國二、三線城市的市場份額都是比較高的,在中國一線城市的市場份額都是比較低的,我從來也沒有說過,我們在一線市場份額是高的。品牌重塑真正要解決的,是我們如何在一線城市突破我們的品牌份額跟頭腦份額,這是最關鍵的。

  《當代經理人》:那如何突破呢?

  張智勇:剛才說過,為什么要品牌重塑?坦率的說,一個產品被高質量制造出來,在今天的環(huán)境里面不是問題,但是為什么制造出來不被消費者認同呢?問題不是產品本身的原因,而是品牌的溢價,這個溢價就是情感的溢價。在這個溢價里面,體育品牌會受到一些條件的制約,也就是體育資源。體育品牌最終競爭的是什么?是冠軍,這才是最重要的。因為只有冠軍才能讓別人喜歡你,因為冠軍就有一個。所以最終體育競爭都會集中在運動員的競爭上,這是最核心的資產,因為冠軍運動員能夠幫助你,代表你的新產品,也能夠利用你的品牌,把品牌調性和產品特質都抓住,只有抓住這些,才能把你的情感溢價定上去,之后才能被消費者接受。

  “90后”新戰(zhàn)略

  《當代經理人》:新聞中提到,李寧現(xiàn)在消費群主要集中在30到40這個年齡段,未來的目標消費者是不是要有所改變?如何來吸引90后,未來90后消費人群會占多大的比例?

  張智勇:體育用品的核心消費群是14歲到45歲,我們的定位,也就是最核心消費群也是14到45歲的人群。在這個定位里面,分年齡段來看,大致可分為兩個維度:第一維度是年齡層,第二個維度是分城市層級。從分城市層級來看,超大和一線城市我們落后于那兩個國際品牌。另外,分年齡段來看,25歲以上的市場份額以及頭腦份額李寧是第一位的;25歲以下更小的、更年輕的人群,國際品牌是第一位的。

  我們將來主要影響的是80后這個群體。80后現(xiàn)在最大在29歲、30歲這個年齡段,我們怎么看這個問題呢?原因在于兩個:第一,80后跟我不一樣,什么不一樣?我還有一個“框”,當然我相信我的內心早已突破了這個“框”,這個“框”是什么呢?只要是國際品牌就好,一抬頭就是國際好,因為很多的歷史,很多的信息,是不自覺被灌輸?shù)?,可能這個品牌不怎么樣,但是如果是法國產的就是好的,這可能就是我們這一代人存在的問題,但是80后沒有這個“框”。我們做過很多消費者調研,80后有兩個心理:第一非常自信,他看過很多東西,因為他不是生活在一個物質匱乏的年代;第二他的品牌忠誠度非常低,轉換率非常高,什么原因?他沒有找到根本跟我相關聯(lián)的東西是什么?為什么?這最能連接的就是文化,因為品牌就是文化在連接,所以我一直在說,中國將來十年,每個領域里面都有出國際品牌的機會,一定會出。因為這個東西就是歷史證明的,歷史都是這樣重復的,日本怎么了?日本到60年代也是覺得外國貨好,那到今天日本人一樣是自信的,歷史就是這樣重復的。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