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7日。平安證券“年年紅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存續(xù)期滿。因虧損近40%。正式宣告清盤。
平安證券投下了券商回歸資產管理業(yè)務以來的第一顆重磅炸彈。然而。這并不能阻擋券商對資產管理業(yè)務開拓的熱情。
2010年。券商或者說資產管理業(yè)最大的新鮮事。是東方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國泰君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成立?!稒C構投資》獲悉。廣發(fā)證券、海通證券和中信證券等也向相關部門遞交了成立資產管理子公司的申請。
95只產品。首募總規(guī)模831.7億元。2010年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擴增可用“迅猛”來形容。
“券商資產管理達到萬億級。已不是夢想。”在良好業(yè)績的支撐下。某券商資產管理部總經理認為。發(fā)展的拐點已經來臨。
【誰是第三家?】
“券商借成立資產管理公司。將來亦有可能成立合資資產管理公司。屆時或許會對券商資產管理產生一個質變。”某前任大型資產管理部總經理表示。“成立資產管理子公司在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上??梢杂邢鄬`活的機制。”
業(yè)內人士估計。海通證券很有可能成為第三家成立資產管理公司的券商。而與東方證券同時遞交材料的光大證券。據知情人士透露。不知何故將材料撤回了。但近期光大證券再一次遞交了相關的申請材料。
光大證券內部人士亦對《機構投資》透露。有成立資產管理公司的可能。
上海一家資產管理業(yè)務排名中等規(guī)模的資產管理部門負責人表示。只要符合條件。也會成立相應的公司。
在某私募人士看來。目前券商資產管理所受的監(jiān)管是最寬松的。
“2009年之后。整個監(jiān)管層的導向發(fā)生了變化。使得原本低迷的券商資管有了新的發(fā)展機會。”一位滬上券商資管負責人一語道破券商集合理財計劃得以突飛猛進的原因。
2008年底。證監(jiān)會提出要培養(yǎng)多層次的機構投資者。一位業(yè)內人士直言。證監(jiān)會機構部要做業(yè)績。券商經歷了2004年、2005年的整頓。“機構部發(fā)現把券商都整死了。自己的地位也下降了。甚至邊緣化了”。
“公募基金是正規(guī)軍。我們是游擊隊。”上述人士比喻道。“基金反對的事情。就是券商要做的事情。也是我們的直接監(jiān)管部門鼓勵的。”
他指出。2009年年中。證監(jiān)會機構部就發(fā)過一個內部文件。以情況通報的形式。強調券商以自有資金參與集合理財計劃是區(qū)別于基金的最大特征。要求券商大力發(fā)揚以5%作為優(yōu)先承擔損失的做法。
“去年發(fā)了這么多產品。就可以看出機構部的支持力度。”某券商資產管理部產品總監(jiān)對《機構投資》表示。以往產品審批需要兩個月。而去年機構部對產品審批的步伐明顯加快。給予小集合產品特殊待遇。10個工作日就給予答復;對大集合產品的審批。也縮短至一個半月。有的甚至一個月就給予答復。
2011年。券商申請成立集合理財計劃更有望從審批制變?yōu)閭浒钢啤?010年12月。證監(jiān)會下發(fā)《關于調整證券機構行政許可的工作方案》征求意見。其中。擬取消證券公司集合計劃的行政許可審批。而改為事前告知性備案。并且。僅需事先告知證監(jiān)會。且不以備案機關出具決定為前提。備案期限屆滿。備案機關不表示意見即視為同意。
業(yè)內人士稱。該方案將在今年兩會后獲批。上述產品總監(jiān)表示。備案制將適用于所有形式集合理財計劃。
此外。據消息人士透露。集合理財產品的認購起點也有可能降低。據悉。2010年證監(jiān)會曾開會討論。要對2008年實施的《證券公司集合資產管理業(yè)務實施細則》和《證券公司定向資產管理業(yè)務實施細則》進行修改。
“門檻降低是趨勢。估計不會降低到基金申購千元門檻。即便是降到3萬的起點??蛻袅科鸫a能翻倍。”
【規(guī)模勁增至1300億】
截止到2010年12月31日。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總規(guī)模為1309.5億元。其中2010年新發(fā)產品就占了一半以上。
“這樣的發(fā)展速度在意料中。”某老牌券商資產管理部負責人對《機構投資》如此表示。
上海財匯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10年12月31日。目前有54家券商具有集合理財資產管理的資格。成立未到期產品共179只;其中東方證券管理了12只產品。為券商之最;規(guī)模最大的單只產品為光大陽光2號二期。為48.67億。其首發(fā)規(guī)模為67.57億;2010年成立的首發(fā)規(guī)模最大是東海東風5號。為39.31億。
在收益回報方面。2010年成立未到期產品的平均回報約2.99%。
其中。27只股票型集合理財計劃的平均回報約為0.58%中。申銀萬國寶鼎一期的回報最高。為22.48%。
78只混合型集合理財計劃的平均回報約為3.35%。浙商金惠一號的回報率最高。為29.81%。
31只債券型集合理財計劃的平均回報約為5.44%。興業(yè)金麒麟一號的回報率最高。為15.25%。
33只FOF集合理財計劃的平均回報約為3.86%中。浙商匯金一號的回報率最高。為15.29%。
對于這份成績單。一位長期關注券商集合理財的分析師認為還不錯。“券商集合理財計劃不應該是一個波動性很大的投資工具”。
除了上述公開的集合理財計劃的收益。在不公開的定向理財方面。收益甚至高于前者。據透露。上海某券商十來個定向理財產品。收益基本都在百分之四五十。
一位大型券商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向《機構投資》透露。盡管定向理財的市場難做。很多券商前兩年都放棄了。其實利潤非常好。
“集合理財計劃走到最終一定會類基金化。尤其是大集合產品。但是定向理財的客戶粘性非常高。做得好一定會有超額收益。集合理財最終只能是做品牌。但是真正賺錢的還是定向理財。”
[page]
【高薪?挖人?】
“券商有錢。有人才儲備。”某券商資產管理部總經理稱。“部門自身發(fā)展能力夠高了。只要公司注重一點。提高員工收入。就不怕完不成今年的百億規(guī)模。”
業(yè)內人士透露。東方證券資產管理做得好。與公司對其支持有很大關系。“傾斜得很厲害”。
“人往高處走。第一創(chuàng)業(yè)能挖到南方基金的明星基金經理。待遇上肯定不會差。”某券商資產管理部產品總監(jiān)表示。
“保薦人一年拿兩三百萬。大家都認可。”一位業(yè)內人士分析。“但是券商投資經理估計也就四五百人。比公募基金經理的人數都少。這么稀缺的資源。給點高工資。應該是可以理解的。”他表示。 從全世界范圍來看。資產管理行業(yè)的收入都是最高的。
不過。并非所有券商都有此大手筆。一位資產管理業(yè)內人士認為。券商整體上還是趨于保守。據悉。滬上某老牌券商。其研究所研究員的收入。甚至高于資產管理部投資經理的收入。
“除了極個別現象。券商最優(yōu)秀人才并未流向資產管理部門。即便養(yǎng)一個明星基金經理。背后也得有一個優(yōu)秀的團隊做支撐。”上述人士表示。
一位大型券商資產管理部老總。任職四年多。也向《機構投資》感嘆。這碗飯不好吃。“券商資產管理部老總換得是最頻繁的。業(yè)績不好就換掉。每年吃飯都有很多新面孔。平均每年30%的更換率。上海一家券商資產管理部的領導班子。四年里換了四五套了。公募基金哪有因為業(yè)績不好頻繁換總經理的?”
【成長的煩惱】
資產管理業(yè)務能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已成為券商共識。但到底怎么打。并非家家都有數。據悉。曾有券商申請成立一個集合理財計劃且獲批。但過了六個月都沒發(fā)。
一家剛拿到資產管理資格的券商內部人士甚至言辭激烈。稱該業(yè)務為“雞肋”。
一家業(yè)績長期保持良好的券商資產管理人士對《機構投資》表示。2011年的發(fā)展速度還將快于上一年的速度。但未必是好事。畢竟這個行業(yè)在渠道建設、客戶數量、產品等方面的根基還不夠深厚。
“券商是有資源。但要看怎樣分配了。”一位券商分析師認為。絕大部分的券商資產管理還不是一個完全獨立的部門。不具備完善的投研一體化體系。
滬上一位公募基金公司副總表示。券商的資產管理雖然較公募基金靈活一些。但大部分都是單兵作戰(zhàn)。
比如中金公司。研究實力之強業(yè)內公認。但其中金股票策略二號和中金股票策略。在2010年的收益排名中。位列倒數第一和第五。
分析人士表示。在券商的各個部門之間都有防火墻。已有的研究力量無法向自家傾斜。
某券商資產管理負責人甚至認為。研究所對基金的服務反而更好。一則有席位傭金的收入。此外公募基金經理擁有對分析師的打分權。而研究所對自家的資產管理部門服務。全無這些好處。
此外。某分析師認為:“券商資產管理規(guī)模經濟優(yōu)勢還不具備。無法做很大的投入。”
在銷售渠道的多元化上。券商無法與基金比擬。“基金可以同時在四五家銀行和多家券商營業(yè)部鋪開。集合理財計劃只能是銀行加自家的營業(yè)部。”
國信證券一家營銷能力較強的營業(yè)部理財顧問告訴《機構投資》。若不是有指標壓著。賣自家產品的動力并不足。返給銷售人員的也只是認購費的1%。比一些基金還低。“最好銷的還是ETF之類的交易所產品??蛻舨僮髌饋矸奖?。只要敲代碼就行了”。
不過。集合理財計劃中目前還沒有ETF、LOF和分級類型等交易所產品。“集合理財是私募性質。無法直接使用交易所平臺。雖然可以通過期限或者開放期的安排來解決。但畢竟不夠直接方便。”
倘使產品的業(yè)績不好。對營業(yè)部客戶的殺傷力也很巨大。業(yè)內人士稱。迄今為止集合理財計劃中首募規(guī)模最大者為2009年6月發(fā)售的光大陽光2號二期。為67.57億。其中一半賣給了營業(yè)部客戶。但并沒給客戶帶來很好的收益。“現在FOF產品在光大營業(yè)部的牌子并不好”。截止2月15日。該產品累計凈值僅1.0005元。上海某券商資產管理部營銷負責人表示。營業(yè)部也需要有好的產品來留住客戶。
“都在往銀行渠道轉。”上述人士稱。“營業(yè)部發(fā)只能是左口袋到右口袋的事情。走銀行渠道才有增量。”
一位券商資產管理部老總透露。之前銀行對集合理財計劃根本看不上眼。但現在集合理財產品的業(yè)績出來了。公募基金的公信力下降。四大行領導已經開始認為集合理財會是一個亮點。銀行托管部已經有了轉變。
但他也承認。還要等銀行零售部形成共識。某資產管理部產品總監(jiān)也證實。渠道目前對集合理財認識不清。
而到客戶層面。上述券商理財顧問表示:“基本上靠灌輸。”
在接受《機構投資》的采訪中。一位最樂觀的券商資產管理部老總也承認。要讓各環(huán)節(jié)達成共識。集合理財計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