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市場,素來混亂。
2011年3月4日,隨著“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提醒關注奧利司他安全性問題”的一則通報,使得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批準上市的五種減肥藥在中國全部“淪陷”。
至此,減肥西藥敗退中國。
不過,正規(guī)西藥的逐步退出,并沒有起到凈化市場的效果。相反,在失去了重要的競爭對手之后,減肥保健品江湖更顯混亂。
各大廠商為了爭奪市場、搶占份額,明規(guī)暗潛、幾無底線。虛假宣傳、廣告違例、非法套號、違禁成分濫用……無所不用其極,讓原本就亂象叢生的減肥保健品市場更加混亂不堪。
兇猛廣告催肥上市公司
作為國內保健品公司中為數不多的上市公司,碧生源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其巨大的廣告投入。
從最初的小代理商,發(fā)展到現今的市值幾十億的上市公司,碧生源向公眾演繹了一場廣告為王的造富故事。
一位醫(yī)藥業(yè)內從業(yè)十幾年的人士向記者表示,與正規(guī)的藥品相比,保健品在體系、營銷、市場方面完全不一樣,更傾向于快消品。
另一方面,由于保健品的門檻比較低,做出類似產品的難度并不大,因此一個產品的優(yōu)勢往往不在配方,而在于品牌以及消費者對它的認識,維持這個認知最為簡單的辦法無疑就是廣告。
翻看碧生源的歷史數據,記者發(fā)現,碧生源的命運轉折點出現在2007年。當年,一直虧損的碧生源突然不再虧損。據碧生源招股說明書顯示,2007年碧生源廣告費支出為4910萬元,占當年度銷售總額的30.1%;2008年碧生源廣告費支出為11820萬元,占總營業(yè)額的33%;2009年碧生源廣告費支出為19670萬元,占總營業(yè)額的28.4%。
巨額的廣告支出帶來了豐厚的業(yè)績回報。公司營業(yè)額也從2007年的1.6億元增至2009年的近6.5億元,增長了3倍。
據媒體報道,在上市前的3年內因廣告誤導、不實成分,或不當使用肖像名稱,及廣告未能及時獲得批文等原因已被政府有關部門公開警告23次。同時,因廣告違規(guī)問題,北京工商部門曾對碧生源多次開出罰單。對此,碧生源在招股書中也是坦誠相告。
而在上市之后,碧生源的廣告違例仍時有發(fā)生,作為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碧生源為何干預冒天下之大不違,在廣告虛假宣傳方面屢屢犯禁?
對此,資深營銷策劃人,贏道顧問快消品營銷中心高級顧問穆峰認為,該廣告屢禁不止的根本原因在于利益驅使。廣告拉動銷售的巨大利益刺激,使得碧生源可以無所顧忌。
雖然廣告多次違規(guī),處罰卻似乎輕描淡寫。北京、上海、廣東等地的處罰多為警告、停售或撤銷批文。
而廣告違例,顯然,并不止碧生源一家公司。
記者查閱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管局網站。2011年,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以發(fā)布違法廣告公告等方式,通報并移送同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查處的違法保健食品廣告14076次,共撤銷和收回保健食品廣告批準文號34個。
非法“套號”猖獗
除了虛假宣傳、廣告違例之外,減肥保健品市場的另一大亂象就是非法“套號”猖獗。
據悉,為了便于監(jiān)管,藥監(jiān)局對于批準檢驗合格的產品都有賦予批號,一個批號只能對應一種產品。記者查閱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管局網站,獲得減肥保健品批號的產品共有241種。這與市場上不下千余種產品的數量相比,顯然不符。
由此也可以推算,冒用保健品批號的行為十分普遍。
有專家告訴記者,“套號”常見的有:盜用別家保健食品批準文號的,或一個產品出問題換個名稱包裝再上市,批號不變的。還有普通食品套用保健食品的號,最惡劣的是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冒充藥品,盜用藥品批準文號。
實際上,“套號”在業(yè)界算是老大難問題,翻看這幾年各地藥監(jiān)部門的查處信息,“套號”時常出現。比如,2011年,國家藥監(jiān)局曝光,保健食品“雪域唐清”所使用的保健食品批準文號“國食健字G20040726”系盜用“陜科牌康樂益膠囊”的批準文號;安徽藥監(jiān)部門發(fā)現,標示“天綠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的“樂力鈣”和“鈣爾奇D”,實際上“國食健字G20070361”所對應的產品名為“寶健牌迪鈣片”。
對于行業(yè)的“套號”現象,廣東省健康保健協(xié)會秘書長張詠表示:“此類產品說白了就是假冒偽劣”。我國現行的法規(guī)規(guī)定,一個批號只能對應一種保健食品。
為何“套號”屢屢出現,張詠表示,每一種產品在申請生產批號的過程中,都需要經過大量的產品試驗,而直接套號則免了一切,這些沒有經過任何試驗和檢測的藥品,必然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申請保健食品專用標志需要一定的周期,常常一年以上;其申請成本也高達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套號”自然成為了不法廠家變相追求低成本和高利潤的方法,張詠表示,有些商家違法偷用其他廠家的產品批號;而有些則直接與廠商達成協(xié)議,租用其生產批號。
即使某廠商因“套號”而被監(jiān)管部門發(fā)現,等待它的也不過是數額不算高的罰款,只要及時交上罰款,便再無任何后續(xù)影響。
違禁成分濫用居多
減肥保健品不同于藥品,保健品以保健功能申報,與需要大量研究支撐的藥品相比,并不需要通過漫長而嚴格的臨床試驗來驗證療效及安全性。
因而,由于門檻較低,打著“保健”旗號卻內含違禁成分的商品屢見不鮮。
2012年2月7日,國家藥監(jiān)局曝光了“7色瘦”、“纖佳麗牌減肥膠囊”等21種假冒保健食品,其中13種屬于減肥類產品,被檢出含有違禁的西布曲明以及瀉藥酚酞成分,一些減肥產品還違規(guī)添加了麻黃堿、安非他命或利尿劑成分。服用后,使用者會出現心慌、手抖、血壓上升、情緒不穩(wěn)定、多汗、煩躁、妄想、失眠等癥狀。
這21種假冒保健食品中,有12種被檢出含有西布曲明,超過半數以上為減肥類保健品。早在2010年10月,藥監(jiān)局既已發(fā)出通知:停止西布曲明制劑和原料藥在我國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已上市銷售的藥品,由生產企業(yè)負責召回銷毀。
但就目前情況看來,西布曲明作為減肥輔助治療藥物的時代還未結束。作為減肥輔助治療藥物,西布曲明是一種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食欲抑制劑,化學結構與安非他命有點關聯(lián),通常使用鹽酸西布曲明生產藥品。1997年,西布曲明在國外上市,2000年獲準在中國上市,由于成本低、見效快等特點,大批減肥保健品都使用了這一成分。
據外媒報道,西布曲明在德國、美國、意大利等地導致數十人死亡,許多國家已經禁止其使用。
同年10月,國家藥監(jiān)局再次對該品種進行評估后,認為使用西布曲明可能增加嚴重心血管風險,減肥治療的風險大于效益,決定停止西布曲明制劑和原料藥在我國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已上市銷售的藥品由生產企業(yè)負責召回銷毀。
當時在國內,西布曲明產品為鹽酸西布曲明口服制劑,曲美、曲婷、浦秀、亭立、可秀等商品都使用了該成分,均被下架。
但是,由于西藥成分,成本低、見效快的特性,出于利益驅使,仍有很多企業(yè)頂風作案。
虛假宣傳、廣告違例、非法套號、違禁成分濫用,緣何如此多的保健品企業(yè)紛紛違規(guī)?
對此,有業(yè)內人士認為,由于監(jiān)管權和處罰權不在一個部門,可能出現監(jiān)管處罰死角。因為藥監(jiān)局對保健食品的廣告只有監(jiān)管權,而處罰權在工商部門手里,這當中可能出現管理斷檔,給一些虛假廣告以可乘之機。
目前保健品市場實行的是“誰發(fā)證誰監(jiān)管”,質量問題向衛(wèi)生部門投訴,冒用批準文號問題則由食品藥品監(jiān)管部門查處。“馬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執(zhí)法模式造成了看似有多個部門監(jiān)管、實則覆蓋不全留有監(jiān)管空白的局面,有時甚至成為部門間互相推諉的理由,這給了不法商家可乘之機。
從保健品立法層面來看,我國的《保健食品監(jiān)督管理條例》尚未出臺,整個行業(yè)缺乏明確的行業(yè)標準和行業(yè)規(guī)范。
而由于缺乏國家相關法規(guī)政策的支持,有關部門對保健品違規(guī)的處罰往往無法可依,只能根據具體案例按照相類似法規(guī)對其進行象征性處罰,根本不能對利潤巨大的保健品商家產生動搖。(21世紀網 減肥市場,素來混亂。
2011年3月4日,隨著“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提醒關注奧利司他安全性問題”的一則通報,使得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批準上市的五種減肥藥在中國全部“淪陷”。
至此,減肥西藥敗退中國。
不過,正規(guī)西藥的逐步退出,并沒有起到凈化市場的效果。相反,在失去了重要的競爭對手之后,減肥保健品江湖更顯混亂。
各大廠商為了爭奪市場、搶占份額,明規(guī)暗潛、幾無底線。虛假宣傳、廣告違例、非法套號、違禁成分濫用……無所不用其極,讓原本就亂象叢生的減肥保健品市場更加混亂不堪。
兇猛廣告催肥上市公司
作為國內保健品公司中為數不多的上市公司,碧生源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其巨大的廣告投入。
從最初的小代理商,發(fā)展到現今的市值幾十億的上市公司,碧生源向公眾演繹了一場廣告為王的造富故事。
一位醫(yī)藥業(yè)內從業(yè)十幾年的人士向記者表示,與正規(guī)的藥品相比,保健品在體系、營銷、市場方面完全不一樣,更傾向于快消品。
另一方面,由于保健品的門檻比較低,做出類似產品的難度并不大,因此一個產品的優(yōu)勢往往不在配方,而在于品牌以及消費者對它的認識,維持這個認知最為簡單的辦法無疑就是廣告。
翻看碧生源的歷史數據,記者發(fā)現,碧生源的命運轉折點出現在2007年。當年,一直虧損的碧生源突然不再虧損。據碧生源招股說明書顯示,2007年碧生源廣告費支出為4910萬元,占當年度銷售總額的30.1%;2008年碧生源廣告費支出為11820萬元,占總營業(yè)額的33%;2009年碧生源廣告費支出為19670萬元,占總營業(yè)額的28.4%。
巨額的廣告支出帶來了豐厚的業(yè)績回報。公司營業(yè)額也從2007年的1.6億元增至2009年的近6.5億元,增長了3倍。
據媒體報道,在上市前的3年內因廣告誤導、不實成分,或不當使用肖像名稱,及廣告未能及時獲得批文等原因已被政府有關部門公開警告23次。同時,因廣告違規(guī)問題,北京工商部門曾對碧生源多次開出罰單。對此,碧生源在招股書中也是坦誠相告。
而在上市之后,碧生源的廣告違例仍時有發(fā)生,作為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碧生源為何干預冒天下之大不違,在廣告虛假宣傳方面屢屢犯禁?
對此,資深營銷策劃人,贏道顧問快消品營銷中心高級顧問穆峰認為,該廣告屢禁不止的根本原因在于利益驅使。廣告拉動銷售的巨大利益刺激,使得碧生源可以無所顧忌。
雖然廣告多次違規(guī),處罰卻似乎輕描淡寫。北京、上海、廣東等地的處罰多為警告、停售或撤銷批文。
而廣告違例,顯然,并不止碧生源一家公司。
記者查閱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管局網站。2011年,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以發(fā)布違法廣告公告等方式,通報并移送同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查處的違法保健食品廣告14076次,共撤銷和收回保健食品廣告批準文號34個。
非法“套號”猖獗
除了虛假宣傳、廣告違例之外,減肥保健品市場的另一大亂象就是非法“套號”猖獗。
據悉,為了便于監(jiān)管,藥監(jiān)局對于批準檢驗合格的產品都有賦予批號,一個批號只能對應一種產品。記者查閱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管局網站,獲得減肥保健品批號的產品共有241種。這與市場上不下千余種產品的數量相比,顯然不符。
由此也可以推算,冒用保健品批號的行為十分普遍。
有專家告訴記者,“套號”常見的有:盜用別家保健食品批準文號的,或一個產品出問題換個名稱包裝再上市,批號不變的。還有普通食品套用保健食品的號,最惡劣的是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冒充藥品,盜用藥品批準文號。
實際上,“套號”在業(yè)界算是老大難問題,翻看這幾年各地藥監(jiān)部門的查處信息,“套號”時常出現。比如,2011年,國家藥監(jiān)局曝光,保健食品“雪域唐清”所使用的保健食品批準文號“國食健字G20040726”系盜用“陜科牌康樂益膠囊”的批準文號;安徽藥監(jiān)部門發(fā)現,標示“天綠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的“樂力鈣”和“鈣爾奇D”,實際上“國食健字G20070361”所對應的產品名為“寶健牌迪鈣片”。
對于行業(yè)的“套號”現象,廣東省健康保健協(xié)會秘書長張詠表示:“此類產品說白了就是假冒偽劣”。我國現行的法規(guī)規(guī)定,一個批號只能對應一種保健食品。
為何“套號”屢屢出現,張詠表示,每一種產品在申請生產批號的過程中,都需要經過大量的產品試驗,而直接套號則免了一切,這些沒有經過任何試驗和檢測的藥品,必然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申請保健食品專用標志需要一定的周期,常常一年以上;其申請成本也高達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套號”自然成為了不法廠家變相追求低成本和高利潤的方法,張詠表示,有些商家違法偷用其他廠家的產品批號;而有些則直接與廠商達成協(xié)議,租用其生產批號。
即使某廠商因“套號”而被監(jiān)管部門發(fā)現,等待它的也不過是數額不算高的罰款,只要及時交上罰款,便再無任何后續(xù)影響。
違禁成分濫用居多
減肥保健品不同于藥品,保健品以保健功能申報,與需要大量研究支撐的藥品相比,并不需要通過漫長而嚴格的臨床試驗來驗證療效及安全性。
因而,由于門檻較低,打著“保健”旗號卻內含違禁成分的商品屢見不鮮。
2012年2月7日,國家藥監(jiān)局曝光了“7色瘦”、“纖佳麗牌減肥膠囊”等21種假冒保健食品,其中13種屬于減肥類產品,被檢出含有違禁的西布曲明以及瀉藥酚酞成分,一些減肥產品還違規(guī)添加了麻黃堿、安非他命或利尿劑成分。服用后,使用者會出現心慌、手抖、血壓上升、情緒不穩(wěn)定、多汗、煩躁、妄想、失眠等癥狀。
這21種假冒保健食品中,有12種被檢出含有西布曲明,超過半數以上為減肥類保健品。早在2010年10月,藥監(jiān)局既已發(fā)出通知:停止西布曲明制劑和原料藥在我國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已上市銷售的藥品,由生產企業(yè)負責召回銷毀。
但就目前情況看來,西布曲明作為減肥輔助治療藥物的時代還未結束。作為減肥輔助治療藥物,西布曲明是一種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食欲抑制劑,化學結構與安非他命有點關聯(lián),通常使用鹽酸西布曲明生產藥品。1997年,西布曲明在國外上市,2000年獲準在中國上市,由于成本低、見效快等特點,大批減肥保健品都使用了這一成分。
據外媒報道,西布曲明在德國、美國、意大利等地導致數十人死亡,許多國家已經禁止其使用。
同年10月,國家藥監(jiān)局再次對該品種進行評估后,認為使用西布曲明可能增加嚴重心血管風險,減肥治療的風險大于效益,決定停止西布曲明制劑和原料藥在我國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已上市銷售的藥品由生產企業(yè)負責召回銷毀。
當時在國內,西布曲明產品為鹽酸西布曲明口服制劑,曲美、曲婷、浦秀、亭立、可秀等商品都使用了該成分,均被下架。
但是,由于西藥成分,成本低、見效快的特性,出于利益驅使,仍有很多企業(yè)頂風作案。
虛假宣傳、廣告違例、非法套號、違禁成分濫用,緣何如此多的保健品企業(yè)紛紛違規(guī)?
對此,有業(yè)內人士認為,由于監(jiān)管權和處罰權不在一個部門,可能出現監(jiān)管處罰死角。因為藥監(jiān)局對保健食品的廣告只有監(jiān)管權,而處罰權在工商部門手里,這當中可能出現管理斷檔,給一些虛假廣告以可乘之機。
目前保健品市場實行的是“誰發(fā)證誰監(jiān)管”,質量問題向衛(wèi)生部門投訴,冒用批準文號問題則由食品藥品監(jiān)管部門查處。“馬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執(zhí)法模式造成了看似有多個部門監(jiān)管、實則覆蓋不全留有監(jiān)管空白的局面,有時甚至成為部門間互相推諉的理由,這給了不法商家可乘之機。
從保健品立法層面來看,我國的《保健食品監(jiān)督管理條例》尚未出臺,整個行業(yè)缺乏明確的行業(yè)標準和行業(yè)規(guī)范。
而由于缺乏國家相關法規(guī)政策的支持,有關部門對保健品違規(guī)的處罰往往無法可依,只能根據具體案例按照相類似法規(guī)對其進行象征性處罰,根本不能對利潤巨大的保健品商家產生動搖。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