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并不好玩:內地企業(yè)不合口味 國美連關6店

2013/03/08 13:22      伊西科

  1月20日國美宣布陸續(xù)關閉香港6間分店,輿論紛紛擾擾,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就在3天后萬科與新世界合作首次在港拿下一塊土地,進入了香港市場。

  顯然,熱熱鬧鬧的香港市場上從來不缺來來往往的內地企業(yè)。原因很簡單,作為國際化都市的香港有700多萬人口,每年有超過3000萬人次的旅客量,市場巨大,且與大陸語言文化相同。有著太多國際化雄心的內地企業(yè),都希望通過香港試水國際市場,在自己的土地上邁出全球化的第一步。

  但現實很殘酷,國美的受挫并非個案。

  據了解,內地知名家電品牌早已嘗試打入香港市場,經多年努力都算不上成功,本港家電產品很大程度上還是以日系、韓系和歐美系產品占主導。內地牛奶品牌的結局恐怕更慘,很多被擺放在店鋪貨架看不到的最底端,本地人基本不會買,盡管企業(yè)信誓旦旦地說“保證比內地的產品質量更好、更安全”。百度一下就會發(fā)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企業(yè)都曾高高興興地宣布自己進入香港市場,但接著就沒了下文。

  內地企業(yè)為什么很難成功?更自由的市場環(huán)境以及港人口味的“挑剔”,內地企業(yè)品牌支撐不夠以及自身對香港市場了解不足,如果想追究具體原因,恐怕有很多。但更值得問的是,一些進入香港的內地企業(yè)真的想開拓香港市場嗎?恐怕不是。就記者觀察,很多企業(yè)只是把進入香港市場,作為一種標簽貼在自己身上,更多的是希望給自己品牌的國際化形象加分,說他們想湊個熱鬧也不過分,進入前沒有充分的了解,進入后沒有適當的策略,這樣去搶占成熟的香港市場,成功才是怪事。這種情況有點類似于幾年前一些急于進軍海外的央企們,白白交了很多學費。

  當然,犯錯不是壞事,失敗也不是壞事,失敗之后也許能找到成功的方法。和一些輿論相反的是,記者認為國美在香港的表現是該受到表揚的,和不少內地企業(yè)相比,他們至少在找正確的方法。國美此次關店,并不認為自己撤出香港市場,“只是業(yè)務轉型,由零售模式向大宗貿易發(fā)展”。

  由零售模式向大宗貿易發(fā)展具體有怎樣策略,外界還不得而知,不過這聽上去是一個方法。十年前初入香港時,黃光裕發(fā)出“國美電器將占領香港電器零售市場30%以上份額”的豪言壯語,并迅速開店。但作為自由港存在多年的香港商業(yè)非常發(fā)達,租金成本過于高昂,而且香港本土電器零售商強力競爭。與國美在內地所擅長的大賣場模式不同,港人更中意豐澤、百老匯等網點多、購物便利的連鎖店。加上港人對國美出售的內地品牌家電不感冒,即使用其在內地的“價格戰(zhàn)”低價出售,也不能迎合香港市民要求高質量家電的口味。

  繞開零售市場,去做大宗貿易,也許比現在去硬拼零售市場更值得嘗試。

  蘇寧電器孫為民也曾坦言,“經營香港市場并不容易,高企的店面租金成本和較短時間的租約對盈利形成很大的挑戰(zhàn)。”蘇寧開拓香港市場就選擇了另外的方法。

  打不過,就買了它。通過入股和收購香港企業(yè)的模式進軍香港市場,也值得考慮。除一些巨無霸外,香港一些可供收購企業(yè)規(guī)模相對較小,有不少是家族式企業(yè),需要的成本相對要小得多。要知道,一些如今規(guī)模巨大的在港中資央企發(fā)軔之處也是靠收購。

  2009年蘇寧在日本收購Laox,在香港則收購了當時已有22家門店,資質佳歷史久的鐳射電器。最新的消息是蘇寧在香港2012年業(yè)績增長了200%,帶來70多億元的銷售收入并且實現了盈利,過去三年在港共新開19家門店,店面數量和銷售規(guī)模從第三位提升到第二位。不過蘇寧能否最終破解內地企業(yè)的魔咒,仍有待觀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