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板退市股一路飆升 新三板殼交易冷卻

2016/01/07 10:44      趙宏瑋

同屬股轉系統(tǒng)的老三板和新三板市場,正經歷全然不同的命運。

盡管注冊制漸行漸近,但老三板退市股股票交易價格仍處高位,僅在近日隨主板行情變化有所回調。投資者對滬深市場供求關系能否發(fā)生根本性變化,仍心存疑慮,并愿意為此下注。

而在掛牌企業(yè)數(shù)量迅速突破5000家的新三板市場,2015年曾火爆的殼交易卻開始現(xiàn)出頹勢,預示著真正嚴格的市場化摘牌制度有望在新三板實現(xiàn),并扭轉中國資本市場長期以來嚴重失衡的供需關系。

老三板行情稍息

老三板退市股股票行情,已是滬深A股市場改革成色的試金石。

12月9日,證監(jiān)會官網發(fā)布的《積極穩(wěn)妥推進股票發(fā)行注冊制改革》強調,“特別重要的是,要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對欺詐發(fā)行和重大違法的上市公司實施強制退市,堅決清除出市場”。這原本應為老三板退市股股票敲響“喪鐘”。

然而消息發(fā)布半個月后,32只老三板退市股卻一路高奏凱歌,最高漲幅達45.29%,最低漲幅15.38%。8只股票漲幅超過30%,全部32只退市股漲幅中位數(shù)高達15.97%。

此后,注冊制即將于2015年3月之后推出的消息于12月27日公布, 但該消息公布后的四個交易日,有交易記錄的12只老三板股票繼續(xù)連續(xù)上揚,最高漲幅達21.5%,最低漲幅亦達9.82%。

事實上,老三板恢復滬深A股上市的預期正在主導這一行情。

根據(jù)新修訂的《深圳證券交易所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實施辦法》和《上海證券交易所退市公司重新上市辦法》,主要要求退市公司重新上市應對符合股本總額不少于5000萬元、最近三年連續(xù)盈利且凈利潤累計超過3000萬元等。

而“新老劃斷”卻賦予了老三板股票起死回生的機會:“新規(guī)生效前已經退市的公司,在生效日起36個月內申請重新上市的,仍適用原來規(guī)定。”

這意味著老三板公司基本只要滿足“股本總額不少于5000萬元、公司最近兩個會計年度審計的凈利潤均為正值且累計超過2000萬元”,就極有希望重回A股??紤]到眾多老三板退市股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市場開始用真金白銀為老三板“咸魚翻生”的預期買單,甚至不顧注冊制可能帶來的稀釋效應。

據(jù)此,老三板殼費亦水漲船高。根據(jù)公開資料,創(chuàng)智5(400059)2014年的“殼費”約為2億元,而粵金曼5(400012)的殼費約為1.5億元。

2015至今已有14家老三板公司正在實施重組,如水仙A3/B3(400008)、海洋3(400022)、長油5(400061)。目前已實施完重組的還有高能5(400060),生態(tài)5(400027)和創(chuàng)智5。

2016年至今的3個交易日中,老三板股票跟隨A股出現(xiàn)同步回調,行情稍息,11只有成交記錄的股票價格跌幅在-5.27%至-14.19%,后續(xù)行情能否回暖持續(xù),仍需觀察。

新三板殼交易冷卻

在老三板暴漲行情稍事休息的同時,原本火爆的新三板殼交易正在冷卻。

“現(xiàn)在三板殼價格走低了,去年最高成交在3000余萬元,現(xiàn)在大概2000萬元以下。”資深三板投資者文力表示,“現(xiàn)在的資本運作方式,基本都是避免被認定為借殼,即先拿控股權后通過定增慢慢裝資產。”

“從買殼一方來看,掛牌公司畢竟是公眾公司。雖然目前二級市場并不活躍,但基于未來相關利好政策的預期,新三板一級市場整體融資還是比較順暢,本身還是一個有價值的平臺。”一位成功借殼新三板企業(yè)的董事長表示,“不少企業(yè)主認為囤積一個資本運作平臺,跨行業(yè)裝資產做做市值管理,2000萬左右的價格并不算貴。”

然而,文力卻指出了新三板殼市場的新變化,他預計“考慮到今年新三板摘牌制度的完善,這個市場年內可能就會消失”。

其中最明顯的跡象是“殼價”開始出現(xiàn)地域分化,北京地區(qū)殼資源價格仍然堅挺,但江浙廣東一帶殼資源供應逐步增加,價格卻開始下跌。

“北京公司不涉及遷址問題,如果是其他地區(qū)的殼公司遷址會面臨地方保護問題,很有可能遷址失敗。此外,北京公司與監(jiān)管層的溝通成本更低。所以北京殼資源會相對緊俏很多,報價還在2000萬以上。”文力表示。

此外,借殼意向方對殼資源的質地越發(fā)挑剔,區(qū)別在“老殼”與“新殼”、“重殼”和“輕殼”。

“有一些重資產殼資源,剝離原有資產的程序非常復雜。比如新疆的某個殼資源,去年4月份即已經成交,但到了11月份仍無法交割,就因為土地證仍沒辦下來。”文力表示,“此外,如果員工數(shù)量大且勞動關系復雜,也比較麻煩。我們傾向于交易股權結構簡單,業(yè)務為輕資產模式公司。有些重資產公司報價很低,但其實真正運作下來的綜合成本要遠大于輕資產公司。”

“掛牌時間較長的老殼,股權全流通,只需要通過老股轉讓就可完成控制人變更;而掛牌不久便叫價出讓的新殼,則由于鎖定期問題導致流通盤太小,需通過定增等方式引入借殼方,綜合成本就相對較高。”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殼資源貌似火爆的行情其實并沒有足夠交易支撐。

“借殼意向方往往采用廣撒網方式尋找殼資源,結果就是居間人充斥市場,到處詢價,真正的買家其實很少。我身邊的一個案例是賣家經過16個居間人才找到真正買家。”文力表示,“往往是同一個買家的多批居間人找到同一家殼公司,造成虛假繁榮。”

“其實很多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對借殼三板是有很大興趣的,但去年底監(jiān)管層明確叫停私募股權投資機構掛牌及融資后,現(xiàn)在這部分買家數(shù)量縮水嚴重。”文力指出。

“三板畢竟是個小眾市場,與滬深市場較為復雜的利益局面完全不同,因此摘牌制度可以嚴格執(zhí)行。”文力表示,“所以這個市場可能在三個季度后就會消失。我現(xiàn)在正在找主板殼,部分三板企業(yè)倒是有登陸滬深市場的需要。”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