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深陷融資困境 為融資企業(yè)們也是拼了

2016/08/08 16:37      韓廷賓

新浪財經新三板訊 據媒體報道指出,近日新三板做市指數屢創(chuàng)新低,上周已跌破2015年股市異常波動期間的最低點,年內累計跌幅逾24%。與燥熱的氣溫形成反差,新三板市場的融資正在進入寒極。

廣證恒生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三板市場共進行1634次定向增發(fā),較去年下半年下降12.10%;融資總額為722.64億元,較去年年下半年環(huán)比下降21.69%;未能達到預計募集資金目標的定增方案共489例,占比29.93%,比上年增長50.78%。

而近幾個月融資規(guī)模越發(fā)萎縮。根據股轉系統(tǒng)數據,今年5月及6月,新三板完成定增金額分別為73.99億元及85.09億元,而前四個月均超過100億元。

對于新三板企業(yè)來說,融資發(fā)展是第一要務,在大市場深陷融資困境之時,新三板企業(yè)也是拼盡全力,或“倒逼式”認購內部消化,或屢屢借款進行融資,又或妥協于難以完成的對賭協議。

填補外部資金空缺 內部人員自掏腰包認購

外部市場融資遇冷,已經完成融資的掛牌企業(yè)所公布的認購對象有不少來自內部人員。此消彼長,內部人員的“倒逼式”認購則成為填補外部資金空缺的最簡單方式。從數據可知,關聯方及公司內部個人參與認購比例自今年3月之后增長迅速。其中,3月的內部人員認購占比為15.68%,5月即升至34.25%。

事實上,面對定增市場的持續(xù)低迷,更有極致者干脆放棄引入外部資金,由其控股股東直接買單。7月4日,主營二次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的亞融科技發(fā)布定增方案,擬以每股1.8元發(fā)行不超過7.03億股募資12.66億元,其控股股東吉恩鎳業(yè)全額買單,認購全部發(fā)行股票。

掛牌一年半 “新三板白酒第一股”四度借款融資

2015年1月21日正式掛牌新三板的九華山酒,雖然貴為新三板白酒第一股,但九華山酒在二級市場至今沒有發(fā)生任何交易。同時,其在資本市場的融資之路也舉步維艱。

2015年4月20日,九華山酒發(fā)布定增公告,定增對象則是公司3名在冊股東及其他核心員工;于8月3日認購成功,最終募集金額1008萬元。此后,九華山酒并未成功在三板上融過資,缺錢只能向銀行借款。在掛牌后一年半的時間里,九華山酒共向銀行申請借款金額達到8160萬元,而通過定增,還是向內部人士發(fā)行的定增,募資金額則僅為1008萬元。

對資金需求未減少 新三板企業(yè)妥協簽訂對賭協議

定增頻頻遇冷,對資金的需求卻并未減少,一些企業(yè)只得降低對投資者的要求。“對于企業(yè)而言,更傾向于戰(zhàn)略投資者,因為他們一般不是短線投資的,多數能持有兩三年以上,而個人投資者和財務投資者往往一兩個月后賺一筆就想退出。”南北天地董秘崔彥軍告訴記者。

在此情形下,一些企業(yè)為謀求“生路”,不得不進行妥協,那就是簽訂對賭協議。據東方財富(19.610, 0.70, 3.70%)Choice數據,截至8月4日,今年以來已有61家新三板掛牌企業(yè)簽訂對賭協議,頻次達108次。另有數據顯示,以2015年年報為業(yè)績標的參與對賭的企業(yè),七成以上敗“賭”,最終被卷入訴訟的事例更是層出不窮。

值得注意的是,對賭還引起監(jiān)管層注意。據中國證券報報道,預計今后掛牌公司在定向增發(fā)融資過程中,對于做市轉讓企業(yè), 

大股東與增資方之間將不能進行股權對賭。

制度安排未有明顯突破 新三板低迷期預計較長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目前新三板行情應該是出乎管理層和廣大投資者意料之外的。業(yè)內人士呼吁,期待有更多能改善整體流動 

性和引入資金的實質性措施出臺,如繼續(xù)大力引進機構投資者、加緊出臺非券商參與做市管理辦法等。

同時,新三板若能盡快引入社保、公募、保險基金入市,早日推出大宗交易平臺,適度降低投資者門檻引入新資金等,則或有望擺脫當前這種低迷狀態(tài)。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