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經典古建筑聞名世界的“老北京”,正在向世人展示它的國際化新形象:前門大街、三里屯、CBD……當你順著記憶來到這些地方時,卻發(fā)現(xiàn)它們已和當年不一樣了。賣全聚德烤鴨的前門賣起了LV,泡吧的三里屯酒吧沒了,取而代之的是萬寶龍這樣高檔貨的旗艦店,至于中央商務區(qū)的CBD就更不用說了,世界500強公司統(tǒng)統(tǒng)擠在這里,搶占著每一座高樓。商業(yè)的力量讓人贊嘆,但卻讓懷舊的人們有一絲感傷。而這些改變,都與一個叫潘石屹的地產商有關。
當潘石屹從網(wǎng)上下載了一幅傍晚時分從衛(wèi)星上看地球的世界地圖,并發(fā)現(xiàn)地圖上各個地區(qū)燈光亮度的強弱與人均GDP的多少正好吻合時,這位精明的地產商立即在晚上開車橫穿了一次北京城。他看到西邊一片漆黑,而東邊的寫字樓、酒店、酒吧都燈火通明,于是決定把房子蓋在東邊。
這座常被人們冠以“老北京”稱呼的城市,因為有著天安門、故宮、頤和園等經典的古老建筑而聞名世界,但潘石屹的SOHO中國卻決定要建國際化的建筑,他要把更輕松更時尚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帶給北京。
他的妻子、SOHO中國CEO張欣說,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強調地區(qū)特色是沒有希望的。這位來自華爾街、有著15年海外生活經歷的女人,不僅讓說話仍冒著甘肅天水口音的潘石屹迅速向潮流靠攏,還和潘石屹一起在北京城建造了SOHO(居家辦公)風格的房子。
1990年代的北京,市內新興建筑有著很多細致的市政規(guī)劃條令,整個城市建筑以灰色調為主,人們對帶有審美性質居住環(huán)境的渴望可想而知。彩色的SOHO現(xiàn)代城出現(xiàn)在這一片灰色中,這是SOHO中國在北京的第一個房地產項目,它建在了東邊的CBD區(qū)域。
張欣挑選了一些年輕的中國設計師,他們被要求大膽一些。于是,與北京傳統(tǒng)居室反其道而行的設計出現(xiàn)了——大客廳小臥室、白色墻壁、落地窗從地上頂?shù)教旎ò?,外立面也由活潑的紅、黃、綠、橙代替了傳統(tǒng)的灰色,這給北京的建筑風格帶來了一場變革。
由于反傳統(tǒng)設計,SOHO現(xiàn)代城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爭議,潘石屹的老朋友、華遠集團董事長任志強曾撰文表示異議,但這個項目卻在三個月內一銷而空。與此同時,SOHO風格的房子被紛紛效仿,SOHO現(xiàn)代城的面積在150平方米—300平方米,可當它作為中產階級的生活態(tài)度傳播開來后,慢慢開始與單身、個性、自由等概念結合起來,于是,很多城市的SOHO公寓以小戶型亮相。
就在SOHO概念蔓延之時,這對總是走在潮流前沿的時髦夫婦開始打造與自然融合的建筑。他們邀請12位知名設計師,在北京北部山區(qū)水關長城附近設計建造12套風格前衛(wèi)的庭院式別墅。山、水、竹子等自然元素塑造出了別墅的風格。
2002年5月,這個名為長城腳下的公社的建筑,為張欣贏得了威尼斯雙年展的“個人建筑藝術推動獎”。而長城腳下公社中竹屋的設計者,正是日后設計三里屯SOHO的日本設計師隈研吾,“潘石屹和張欣是很前衛(wèi)的開發(fā)商,給建筑師帶來很多挑戰(zhàn)。”這位國際頂尖設計師說。
另一位日本設計師山本理顯,同樣感受著這樣的挑戰(zhàn),他的任務是要把建外SOHO打造成北京最時尚的生活櫥窗。于是,這位設計師打破了北京胡同和四合院的封閉概念,把一條條街穿插到建筑中,建外SOHO成了一片開放的房子。這個沒有圍墻的小區(qū),與老北京過去皇帝依照家譜建造超大封閉住宅的集權風格背道而馳。但潘石屹卻大力推崇,他要讓建筑與城市融為一體。
90億的銷售額,宣告著建外SOHO的勝利。隨后SOHO尚都、朝外SOHO、光華路SOHO、光華路SOHO2相繼出現(xiàn)在被稱為CBD的中央商務區(qū)。其中,SOHO尚都還獲得了澳大利亞皇家建筑學院2007年度國際建筑最杰出作品獎。
作為CBD地區(qū)開發(fā)面積最大的地產商(SOHO中國在CBD的總建筑面積為175.5萬平方米),人們已經說不清楚是CBD成就了潘石屹,還是潘石屹成就了CBD,要知道在建SOHO現(xiàn)代城和建外SOHO時,潘石屹曾積極向其他開發(fā)商尋求合作,可是沒有人瞧得上東邊這塊地方。
而如今,北京的CBD不僅是中國聚集世界500強公司最多的商務區(qū),還成了五星級酒店、奢侈品蜂擁涌入的區(qū)域。
但人們在CBD看到最多的東西,恐怕還是“SOHO”直到2006年12月,SOHO中國通過協(xié)議轉讓方式,獲得位于三里屯南里地塊。這是SOHO中國走出CBD的第一個大型綜合體項目,定名為三里屯SOHO。
潘石屹希望把香港、上海和世界各地的國際化生活方式,帶到三里屯來。
相比香港的銅鑼灣、上海的新天地、東京的六本木,北京確實需要一個更綜合型的時尚購物場所,以趕上大眾購物熱情和消費能力的增長。而因為有了SOHO中國、太古地產、世茂地產的共同打造,三里屯區(qū)域讓人們充滿期待。
SOHO概念的大獲成功,為公司上市帶來了契機。在眾多赴港上市的內地房地產企業(yè)中,SOHO中國是唯一一家靠概念而非土地儲備成功上市的公司。
2007年10月8日,SOHO中國在香港聯(lián)交所主板成功上市,招股說明書顯示,募集資金主要用于收購未來的前門大街項目、建設三里屯SOHO項目和光華路SOHO、開發(fā)長城腳下的公社項目等。
前門大街在歷史上被稱為“天街”和“金街”,一直到民國時期,這里都是北京城的金融中心和近代新興的綜合商業(yè)中心。但此后數(shù)十年,當西單、王府井等商業(yè)區(qū)走向現(xiàn)代化時,連接著昔日皇城氣脈的前門卻落后了。凌亂老舊的大柵欄橫在北京的黃金地段,與周邊的繁華格格不入。“創(chuàng)新和變化成為前門地區(qū)迫切的商業(yè)需求。”仲量聯(lián)行商鋪部董事張志賢說。
2003年,《前門地區(qū)修繕整治總體規(guī)劃方案》通過北京市政府批準。一開始的設計是富麗堂皇的,這條全長845米、以清末民初建筑風貌為原形修復的商業(yè)街用了很多金色,以顯示它是天子腳下的建筑。
2007年7月,SOHO中國入股,潘石屹引來了西方商業(yè)街概念,并找來一批國外設計師重新做了一版現(xiàn)代風格“新天地式”的設計。在與有關部門商議后,最終前門大街采取了一個折中方案——北段古,南段新,中間過渡。
所以,當你走進一家外觀看似內聯(lián)升的鞋鋪子,發(fā)現(xiàn)里面擺放的卻是Burberry本季最新款女鞋時,請不要驚訝。因為這片租金據(jù)說達每月1400元/平方米的古色古香商業(yè)街,不僅保留了全聚德、瑞增祥這樣的老字號,還吸引了潮人們關注的LV、蘋果等國際品牌進駐。
“如果不是潘石屹,沒有人會像現(xiàn)在這樣關注前門改造,這個項目5年前就在改造,很多開發(fā)商都試過。”世邦魏理仕商業(yè)服務部董事楊廣安稱潘石屹是營銷高手。
雖然潘石屹表示,能夠參與前門大街的復興工程,比在CBD里多建兩座樓要有意義得多。但他并沒有停止繼續(xù)在北京繁華地段買地收樓的步伐,揣著150億元現(xiàn)金總得花出去。
年初,潘石屹與任志強去長沙考察項目,站在湘江邊,任指著前方對潘說,那就是橘子洲頭,“那天霧太大了,我既沒有看到萬山紅遍,也沒有看到百舸爭流。”潘石屹的邏輯是,長沙的銷售冠軍一年銷售額不過4個億,這和北京是沒法比的。不僅是長沙,在深圳、大連、沈陽、等地密集考察了一圈后,“挑剔”的潘石屹居然沒看上一塊地。
于是,潘石屹回到了自己的大本營,他在5月26日花55億買下了位于北京東二環(huán)的凱恒中心項目,改換門庭為朝陽門SOHO。
時至今日,潘石屹的地產版圖很簡單:北京城之外是郊區(qū)的“長城腳下的公社”和海南的博鰲凱賓斯基,其他則都位于北京城內的黃金地塊:前門,然后就是東二環(huán)到東四環(huán)的9個項目。香港彈丸之地尚且誕生了和黃、新鴻基等幾大地產商,北京對于潘石屹的雄心來說可能也足夠了。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