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公司內部的“鯰魚”

2009-05-10 00:08:47      挖貝網(wǎng)

  一家做沙丁魚罐頭的公司,為了保證沙丁魚的鮮味,在養(yǎng)魚的水槽內放入一條鯰魚,本來懶洋洋的沙丁魚為了避免受到鯰魚的攻擊而動了起來,整個水槽被激活,這樣就保證了沙丁魚的鮮味。

  這就是著名的“鯰魚效應”。

  “沙丁魚”的故事讓我想起了很多公司的現(xiàn)狀。最近,我所在的公司搞了一個“重燃創(chuàng)業(yè)激情”的調查,從調查的結果看,有53%的人的工作狀態(tài)是“談不上激情,也不能說是懶散,平平淡淡完成本職工作”;有4%的人“對工作沒有激情,如果不是領導盯得緊,很多事都不想做”;有7%的人“對工作產(chǎn)生厭倦心理,一邊工作一邊等待更好的機會”。雖然這不能完全概括公司所有員工的現(xiàn)狀,但這足以表明,在公司員工當中,很多人已經(jīng)變成了“沙丁魚”,喪失了工作的激情與活力。

  一家公司沒有激情的是非??膳碌摹2粌H會使員工疲沓渙散,而且會吞噬理想和信仰,最終使整個企業(yè)喪失競爭力。而要改變這種狀況,改革薪酬制度,改善競爭機制,建立積極向上的企業(yè)文化等等,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對此不多談,主要圍繞“鯰魚效應”這個話題,談談如何在公司內部找到能激發(fā)活力的“鯰魚”。

  首先,領導者要成為“鯰魚”。有句俗話叫“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一家公司或一個部門,如果領導缺乏激情,要想手下的人有激情,那是白日做夢。最常見的情況是,領導工作不在狀態(tài),員工必然上行下效,人浮于事,缺乏創(chuàng)新和主動性,日復一復,年復一年,必然成了一潭死水。反之則是“強將手下無弱兵”。如果領導者本身是一條充滿活力的“鯰魚”,那么,通過整頓紀律,規(guī)范制度,改造流程,合理配置崗位和人、財、物,就能將那些無能的“沙丁魚”吃掉、趕走,使有能耐的“沙丁魚”得到正面的激勵,從而使整個機構呈現(xiàn)欣欣向榮的景象。因此,作為領導者,如果自己的公司沒有激情,首先不要怪員工,而是要去反思自己是不是有激情。只有自己先成為“鯰魚”,才能影響員工,才能使整個組織的活力都被調動起來,從而使集體的力量更加強大,克敵制勝。

  其次,要肯定“鯰魚”型員工。“鯰魚”型員工的優(yōu)點是,積極主動,雷厲風行,善于將壓力傳遞給他人,他們對維護公司利益、推動公司工作開展能起很大的作用。但同時,“鯰魚”員工也有明顯的缺點,他們愛表現(xiàn),愛較真,喜歡“挑刺”,甚至逆領導的“龍鱗”。可以這么講,“鯰魚”員工差不多都是“情商”不太高的人,他們不會明哲保身,不會亦步亦趨,不善于討領導的歡心。因此,作為一個公司、一個部門的領導,要有寬廣的胸懷,要容許“鯰魚”員工發(fā)表不同意見,容許他們“出格”。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鯰魚”的正面作用,使他們驅趕“沙丁魚”,給整個團隊帶來活力,帶來創(chuàng)新,帶來多贏。

  再次,要倡導“鯰魚”工作作風。“鯰魚”的特點是好動,善于傳遞壓力,永不停歇,對于他們的這些優(yōu)點,公司應大張旗豉地倡導,將此作為一種工作風氣。國內某企業(yè)倡導的“自動自發(fā),日清日高”,其實就是“鯰魚”的工作作風。當一家公司上下都自覺將此當作一種風氣、一種習慣時,那么,原有的“鯰魚”就會越游越歡,“沙丁魚”也會在“鯰魚”的驅趕下,慢慢變?yōu)?ldquo;鯰魚”,這樣,整個企業(yè)就會越來越有生機和活力。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