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以戰(zhàn)促和

2009-11-04 15:07:07      李 彤

  編者按:

  2009年9月30日,達能及娃哈哈宣布達成和解:娃哈哈贖回達能在合資公司中51%的股權,雙方將終止所有訴訟。但至今雙方都刻意保持低調,連分手費的準確金額都不愿透露。

  能戰(zhàn)方能言和。從案件之初娃哈哈幾乎陷入四面楚歌,到現(xiàn)在達能的大幅讓步,這期間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足以撼動達能這一巨鱷?

  為此,本刊專訪娃哈哈的法律顧問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錢衛(wèi)清,以及親自參與本案的和君創(chuàng)業(yè)總裁李肅,獨家披露這三年來,宗慶后從誠惶誠恐到理直氣壯,再到反守為攻的心路歷程。

  ■文/本刊記者 李 彤

  宗慶后變焦

  在2007年以前,達能和娃哈哈的合作一直被認為是中外聯(lián)姻中少有的“模范夫妻”:達能放權,娃哈哈敬業(yè),雙方度過了近10年的蜜月期。但是再好的夫妻,也會有磕磕碰碰,宗慶后對達能的態(tài)度也在這種磕磕碰碰中逐漸發(fā)生了轉變,直至最終反目分手。

  仰視

  1996年,草根出身的宗慶后對世界500強絕對只能仰視。為了引進急需的資金和技術,他對與達能聯(lián)姻真是抱著誠惶誠恐的態(tài)度,把自己辛苦創(chuàng)業(yè)打拼出的十家公司拿來讓達能挑。達能像是為法國選宇航員那樣從中選了4家合資,另外6家仍讓宗慶后打理。所以,范易謀說他對非合資公司一無所知是彌天大謊。達能在合資企業(yè)里占51%,宗慶后理所當然地把控制權交給了法方。當時規(guī)模已經(jīng)不小的公司,1萬元以上的開支都得給董事會打詳細的可行性報告,并須得到批準后才能實施。

  平視

  既然達能對娃哈哈合資公司的訴求是取利而不是控制,當然也不愿意大筆地追加投入。國內軟飲料競爭日漸白熱化,娃哈哈必須上新產(chǎn)品、必須擴張產(chǎn)能,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達能仍然是實用主義策略:一不出資、二不冒風險,而是讓宗慶后建立一個又一個非合資公司去試新品種,去填補產(chǎn)能不足。產(chǎn)品銷路好,由合資公司包銷,銷不動,非合資公司的產(chǎn)能只好閑置。只分享不投入已經(jīng)偏離了互利共贏的合資宗旨,內心還可能有防范娃哈哈坐大的隱憂。在對娃哈哈保守投入的同時,達能卻斥資數(shù)十億元收購樂百氏,扶持其直接與娃哈哈競爭。其實,這是達能的慣技,在與光明聯(lián)姻時又與蒙牛組建合資企業(yè)生產(chǎn)酸奶。

  出于維護合資公司穩(wěn)定的需要,宗慶后還是認了,再加上樂百氏的虧損,讓他看達能的視角從仰視改為了平視。

  俯視

  以加法起家的達能做起減法同樣厲害。2001年初,達能陸續(xù)出售其在法國、比利時、意大利、西班牙和中國等地的啤酒業(yè)務,從世界產(chǎn)量前20位激流勇退。達能在全球有退有進,對中國業(yè)務的進展則并不滿意。此時,娃哈哈非合資部門已經(jīng)發(fā)展壯大,年利潤達到10億元。盡管非合資企業(yè)的產(chǎn)品由達能控股的合資企業(yè)包銷,但達能不滿足于只賺“過路錢”,而是想獲得非合資企業(yè)51%股權以便“合并財務報表”為全球業(yè)務添彩。2006年,達能提出以40億元購買非合資企業(yè)51%的股權。

  達能使出這一招有充足的信心。在與光明合資之初,達能許可光明在兩個品種的酸奶上使用達能商標,并對超范圍使用裝聾作啞。在光明股改之際,突然以中方“違反協(xié)議”相要挾,最終如愿低價增持光明至20.01%,取得第二大股東地位。達能當初以陰陽合同“收購”了“娃哈哈”品牌,并認可6家非合資企業(yè)繼續(xù)使用。在非合資公司增至27家時,達能給予了再次確認。此后,非合資企業(yè)的數(shù)量仍在增加。達能表面上聽之任之,實則是在等待機會重演光明那一幕。

  2006年9月,達能集團亞太區(qū)總裁范易謀適時地給年屆六十的宗慶后出了一個難題。

  如果答應達能收購娃哈哈集團下屬29家非合資子公司,宗慶后將到手:

  1.6000萬美元個人收入;

  2.繼續(xù)經(jīng)營并分享擴大的娃哈哈利潤王國;

  如果拒絕達能的收購要求,他將:

  1.失去6000萬美元;

  2.必須立即向稅務部門補交十年個人所得稅2億多元;

  同時:

  3.被達能起訴違反競業(yè)禁止義務——余生可能在訴訟中度過;

  4.娃哈哈集團及非合資公司被達能起訴同業(yè)競爭;

  5.仲裁程序在境外進行,他必須支付巨額的訴訟費用,以及面對自己對程序一無所知的窘境。

  范易謀不是說著玩的。如果達能不擇手段想要整人,個稅、國有資產(chǎn)、商業(yè)賄賂……由此招致的刑事責任夠得上死緩,甚至會牽連某些政府官員淪為階下囚;就算這些全是“莫須有”的罪名,達能無法最終得逞,偵查程序給宗慶后帶來的麻煩也夠他受的。選擇反抗的話,一旦失敗了,他最終還是會失去所有的娃哈哈子公司。

  宗慶后的選擇其實應當是沒有選擇。在這種恐懼與衡量中宗慶后接受了達能的開價,與其達成了城下之盟,以40億元出讓非合資企業(yè)51%股權。不過,宗慶后簽的意向協(xié)議并不具有最終的法律效力,這給了他反悔的機會。宗慶后反悔的另一個因素是當時的大環(huán)境,由于國人維護民族品牌的意識和反壟斷意識有所覺醒。本來舍不得把“孩子當豬賣”的宗慶后看到了一絲希望。于是雙方越鬧越僵,早已做好兩手準備的達能迫不及待地啟動法律程序把宗慶后一步步向“死角”逼。

  2007年“兩會”上,宗慶后不惜“家丑外揚”試圖靠打“民族牌”扭轉劣勢。遺憾的是,宗慶后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在對商標歸屬、同業(yè)競爭等核心問題沒有理清時就拼死一搏,導致了最初的全面被動。

  第三者外部解圍

  達能的秦鵬曾親口對宗慶后講:“跨國公司啟動法律程序是十分可怕的”,“如果不答應,達能可以動用100億元來和你打官司,不要為此落得身敗名裂”。而達能新任的亞太區(qū)總裁范易謀則更是面對媒體公開威脅宗慶后,“我要讓他在訴訟中度過余生?!?/p>

  宗慶后曾在公開場合悲壯地表示:“由于當時對商標、品牌的意義認識不清,使得娃哈哈的發(fā)展陷入了達能精心設下的圈套”。“由于本人的無知與失職,給娃哈哈的品牌發(fā)展帶來了麻煩與障礙?!彼J為商標追不回來了,11年的合作難免被達能抓住把柄,世界500強在全世界和他展開訴訟,換了誰能不悲壯?

  此時,錢衛(wèi)清、李肅的加入,是娃哈哈對抗達能案件的關鍵轉折點。這期間,宗慶后凡事必親自給錢律師打電話商討,有時甚至一早到錢律師辦公室拜訪,身段放得很低。最終,雙方的配合逐漸使宗慶后樹立了信心,并擇機轉入了反攻。

  圍魏救趙:借道光明火力試探

  達娃之戰(zhàn)初期,形勢及輿論對宗慶后極為不利。娃哈哈商標歸屬不清,宗慶后同業(yè)競爭罪名未脫,正面回擊達能的時機不成熟。而達能參股光明的同時又與蒙牛建立合資工廠,光明方面是純粹的受害人。作為上市公司,光明小股東的利益當然也受到損害。

  于是,和君創(chuàng)業(yè)在二級市場上購入一手光明股份,并以小股東身份通過大成律師事務所,正式向達能公司發(fā)出律師函。該函指出達能在國內多家具有直接競爭關系的公司董事會中占有席位,直接損害了光明乳業(yè)股東的根本權益。

  這一招正中對手軟肋,自知理虧的達能不得不狼狽退出光明。實際上,達能最怕的是光明與娃哈哈聯(lián)手,讓自己“兩線作戰(zhàn)”。由此探明了達能同時參股多個有業(yè)務競爭關系的中國公司是經(jīng)不起“敲打”的。真正大搞特搞同業(yè)競爭的正是賊喊捉賊的達能!

  輿論戰(zhàn):針鋒相對扭轉劣勢

  為了置對手于死地,達能不僅請了中國最貴的律師事務所,還請了最具能量的公關公司,試圖在輿論上全面絞殺宗慶后。

  向“精英”拋出宗慶后的罪狀是:盜用商標、同業(yè)競爭、違犯契約精神;

  向監(jiān)管部門及“正義之士”拋出宗慶后的罪狀是:偷逃所得稅和國有資產(chǎn)流失;

  向“憤青”拋出宗慶后的罪狀是:持有綠卡,隨時叛逃。

  達能及其雇傭的公關公司對目標人群的好惡把握得非常精準,宗慶后一度在輿論上陷入絕境??蜌獾摹熬ⅰ辈僦@樣的口氣:宗總,您是我敬佩的企業(yè)家。但不守契約就是您不對了。達能可以找“第六者”、“第七者”,您卻不可以找“第三者”,因為有契約呀!“正義之士”批判他:過河拆橋,以私欲煽動民族情緒,破壞中國形象……憤青的語言在此就不轉述了。

  宗慶后一時不知從何辯起,特別是海外收入可能涉及3億元稅款更讓宗心驚。

  正如大戰(zhàn)役可以分解為小戰(zhàn)斗。達娃的輿論戰(zhàn)也得一場場地打。綠卡問題好解決,那只是方便進出美國的“通行證”,不是國籍;娃哈哈原本只是一家?guī)е凹t帽子”的集體企業(yè),談不上國資流失;非合資公司使用娃哈哈商標達能方面是知情、認可的,不是“盜用”;非合資公司的產(chǎn)品完全由合資公司包銷,雙方關系是“關聯(lián)交易”,不是“同業(yè)競爭”……

  達能雇用“稅務愛好者”舉報宗慶后偷稅更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1999年國家稅務總局明文規(guī)定,外資企業(yè)在境外支付勞務報酬必須代應納稅人扣繳。達能不遵守中國法律,甚至連帶牽出了達能中國區(qū)主席秦鵬偷稅漏稅上千萬元的案件。

  反攻:法律戰(zhàn)逼和

  迂回戰(zhàn)、輿論戰(zhàn)雖然獲得不錯的戰(zhàn)果,但終極武器還是法律。這也是達能“重點進攻”的戰(zhàn)場。

  2007年5月起,達能陸續(xù)在瑞典、美國和英屬維爾京群島等地對娃哈哈及其關聯(lián)方提起訴訟。雙方在中國國內也互相提起了眾多的訴訟和仲裁。這是中國商業(yè)史上第一場真正的司法大戰(zhàn),其涉及面之廣,影響之深遠前所未見。

  “達娃之爭”在法律上可歸結為兩大焦點問題:商標歸屬及同業(yè)競爭。這兩個問題不僅被達能渲染為娃哈哈違反“契約精神”的主要罪狀,也是達能在世界范圍內對宗慶后發(fā)動訴訟的核心。圍繞這兩個問題,達娃在國內外展開多起訴訟。這兩場戰(zhàn)斗結果如下。

  2007年6月,國家商標局以回函浙江省工商局的形式明文指出:“1996年要求娃哈哈將注冊商標轉讓給合資公司的申請被駁回。1999年7月,《注冊商標許可合同備案申請》獲準備案”。同年12月,達娃商標仲裁在杭州正式做出,結果是達能敗落,陰陽合同無效。仲裁委確認娃哈哈商標無需再注入到達能控股的娃哈哈合資企業(yè)。達能不服,并向杭州中院提起訴訟,要求撤消“杭州仲裁”。2008年7月30日,杭州中院作出裁定:駁回達能的請求。且這一裁定為終審判決,不得上訴!

  第二個焦點問題的解決更富戲劇性:達能試圖安給宗慶后的罪名卻落在了自己頭上!大量證據(jù)表明娃哈哈非合資企業(yè)實際上是為合資企業(yè)貼牌生產(chǎn)的關聯(lián)交易方,達能年報中也將其作為關聯(lián)交易披露。反倒是達能在中國境內持有多家具有直接競爭關系的七家公司股權,且達能“大員”同時在多家公司董事會占有席位觸犯了同業(yè)競爭的底線。2007年12月,和君創(chuàng)業(yè)與大成律師所代表娃哈哈集團工會在山東狀告達能及其兩家全資子公司“同業(yè)競爭”,對包括職代會(持股近20%)在內的其它股東構成利益侵害。濰坊市中級法院正式受理并查封凍結了達能在山東濰坊市兩家娃哈哈中的全部股權資產(chǎn)(財產(chǎn)保全的目的)。原告要求達能中止侵害行為并賠償1000萬元。濰坊只是個“試驗田”,如果娃哈哈全國39家合資企業(yè)如法炮制、如果達能參股的其他六家企業(yè)的中小股東群起仿效……毫不夸張地說:達能將在連環(huán)訴訟中度過它在中國的余生!

  經(jīng)此一役,雙方優(yōu)劣態(tài)勢徹底逆轉。錢衛(wèi)清律師說:此后無大戰(zhàn),只剩打掃戰(zhàn)場了。

  最后一戰(zhàn):解散之訴,討價還價

  商標權歸屬確定后,宗慶后方面已經(jīng)處于絕對主動地位。但經(jīng)過這么一鬧騰,雙方再合作的基礎已經(jīng)蕩然無存,雙方都開始考慮分手事宜。

  按照達能當年的“設計”,合資公司的重大事項必須到斯德哥爾摩仲裁。如果達能要求在國外進行分家仲裁,程序很復雜。首先國際仲裁久拖不決,其次就可能徹底斷了談判解決達娃之爭的路子:達能臨死也要拉個墊背的,選擇以高成本解決糾紛,寧肯自己損失,也不讓娃哈哈好過。畢竟達能受一些小損失,卻可以換得宗慶后傷筋動骨。

  因此娃哈哈需要在國內搶先訴請解散合資公司,即請求法院強行分拆合資公司,清算資產(chǎn)。這是一記絕殺。

  于是,錢律師與宗慶后探討公司解散清算的問題。顯然,宗慶后早就想過這個問題,他說:“可是——合資合同里約定了仲裁條款,解散也應該在斯德哥爾摩仲裁?!?/p>

  錢衛(wèi)清律師應用最新的司法解釋,再一次出乎許多同行的預料。他認為“由主管機關批準解散就不需要斯德哥爾摩仲裁;而且從法院走司法解散程序是說得通的。合資公司現(xiàn)在是董事長期沖突、公司經(jīng)營嚴重困難符合解散公司的條件”。

  宗慶后聽了非常激動,他希望抓牢機會,一舉擊破達能,催著去立案解散合資公司。但沒過十天,又著急地要求撤訴。為什么呢?

  原來達能也害怕宗慶后走這一步棋,于是就在媒體上炮制了一篇報道,“披露”宗慶后要著手解散公司,借助斯德哥爾摩仲裁庭穩(wěn)住宗慶后。于是,仲裁庭出面要求娃哈哈“希望在仲裁程序進行當中,你們能夠盡量保持現(xiàn)狀,不要擴大事態(tài)?!彼沟赂鐮柲χ俨弥辽僖牌诘?009年元月才能開庭,所以仲裁庭擔心宗慶后把合資公司弄成一個空殼。

  宗慶后也在算賬:如果能在斯德哥爾摩仲裁得勝,就相當于在國際上做了一次免費廣告,要讓全世界都知道娃哈哈沒有錯。而且,光有國內的判決還不夠有說服力,他需要斯德哥爾摩的裁決,一解心頭之恨,徹底揚眉吐氣。他希望獲得這次廣告機會,因而選擇配合仲裁庭。所以當時娃哈哈的態(tài)度是:囑咐法務與公關部門主管,并親口囑咐錢律師,嚴密封鎖消息,對外連“解散”兩個字,提都不要提。

  最終,宗慶后方面決定暫撤清盤訴訟。事實上,宗慶后并非真想清盤。因為清盤雖然解氣,但他也收回不了什么資金。而且,39家公司清盤,2萬多職工下崗會造成巨大的社會問題、大違和諧。清盤訴訟可以撤也可以再立,迫使達能在“核威懾”下讓價才是真正的目的。

  同期,在新疆、桂林等全國各地的仲裁均以娃哈哈勝訴收場。達能對娃哈哈非合資公司外方股東的凍結接管令被BVI法院解除;達能對宗慶后家人及娃哈哈公司在美國提起的訴訟因被美國法院認定為不方便管轄而駁回;達能在意大利和法國訴娃哈哈供應商的案件被駁回。達能在全球對宗慶后和娃哈哈公司的案件也無一例外,均告敗訴。

  此時,達能幾乎沒有翻盤的機會。清盤威脅更讓其心驚,無奈之下達能只好安排“后事”:一是從財務報表中剔除娃哈哈份額,二是與宗慶后討價還價。

  在協(xié)調解決達娃之爭的過程中,錢衛(wèi)清律師曾給宗慶后準備了多個方案:第三方資本介入達娃之爭、合資公司與非合資公司合并上市,以及談判協(xié)商達能出售其合資公司股權。共同上市、娃哈哈籌資要約收購達能股份的方案是最理想的:這個方案解決了定價問題,同時也解決了達能仍舊控制同業(yè)企業(yè)、并且同時參股甚至控股其他同業(yè)企業(yè)的深層次矛盾。宗慶后認為達能應該交出在娃哈哈的控股地位,這就隨便達能在哪兒投資,但是不允許達能在控制娃哈哈的同時,參股其他同業(yè)企業(yè)。宗慶后不想生活在“合作伙伴”的復雜競爭之中。達能也同意讓步到五十對五十,同意交出控股權,不過宗慶后認為達能拿走50%還是占便宜了。其余兩個方案涉及到股權買賣的問題,而達能開出的價格一如既往的是天價——幾百個億,天價買賣是一個不能接受的條件,談判必然破裂。

  “和”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但“分”不需要。嚴肅的法律足以公平公正地把合資公司解散,給雙方一個分拆的價碼。法律分配的是現(xiàn)實的利益,這是對付達能“漫天討價”、宗慶后“就地還錢”的最好方略。

  這期間,大成、和君仍以濰坊公司為突破口,由持股19.6%的職代會申請合資公司解散清盤!商標已經(jīng)回到中方手里,合資企業(yè)如果全面清盤,達能分到的解散收益、二手辦公設備價值總共不超過10億元。解散39家合資公司需遣散2萬多名員工。按股權比例達能要分擔一半人員的遣散費用,假如人均費用超過10萬元,達能將顆粒無收、顏面無存。

  如果在斯德哥爾摩仲裁之前達能接受和解,和解價碼會比凈資產(chǎn)略高——達能還要考慮解散之訴中的評估費用、訴訟費用、律師費用等,因此,略高于凈資產(chǎn),達能可能會相對滿意。

  2009年9月,在斯德哥爾摩仲裁最終結論出籠前夕,達能終于同意以30億元出讓合資公司51%股權。從最早曾想要500億元,后來是350億元,到現(xiàn)在的30億元,這是達能在一年來訴訟、仲裁的不斷失利和解散的陰影下,不得不接受的價格。■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