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爾曼:本土機構募集人民幣基金優(yōu)勢難超越

2009-12-16 17:52:54      挖貝網

  人民幣基金火了!黑石(Blackstone)、麥格理(Macquarie)、KKR集團這些全球頂尖的投資機構都把目光聚焦在中國這一新興的私募股權(PE)行業(yè)上。

  管理學教授拉菲·阿密特(Raffi Amit)預計,人民幣計價型基金的風行,會拓寬風險資本家投資的行業(yè)范圍與地理范圍,“今年前三季度的數據顯示,中國有三個省份獲得了超過95%的私募股權投資。未來這種情況可能會發(fā)生變化”。

  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為中國的資本市場發(fā)展開拓了一條新渠道,而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預期以及中國經濟的強勁反彈也吸引眾多投資者轉向人民幣基金。然而“美好時代”似乎只屬于本土企業(yè),而非外國投資公司。

  一方面,外國機構面臨的監(jiān)管門檻更高。大多數人民幣基金缺乏通過A股市場退出的機制?,F有法律還規(guī)定,外國人不能成為人民幣基金的一般合伙人,除非能得到當地政府的特批。

  中國首創(chuàng)投資公司(China First Capital)董事長彼得·富爾曼(Peter Fuhrman)聲稱,“很少有外國私募投資公司能夠在短期內募集到人民幣基金。即使在美國和歐洲,成功的PE投資者從長期合作的有限合伙人那里募集到美元基金,至少也要花上三年時間”。他指出,本土公司的人脈網更有利于尋找投資者。

  富爾曼認為,未來幾年,當外國投資者還在準備創(chuàng)建基金時,中國本土企業(yè)已經著手將幾十億人民幣投入商業(yè)運作了。“中國企業(yè)有著巨大的甚至是不可超越的優(yōu)勢。”

  目前,許多外國機構對人民幣基金仍持謹慎態(tài)度。美邁斯律師事務所 (OMM) 的蘇斯曼(Sussman)表示,“在弄清人民幣基金的運作模式和潛在阻礙之前,外國基金發(fā)起人不會貿然行事”。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