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死的KPI!
績效管理考核易造成虛假的表面繁榮,種種弊端……而為何我們還放棄不了呢?
年關將近。
每到當下,各大公司都為流量沖關沸沸揚揚,WEB系統(tǒng)里面也到處充斥著視用戶體驗于不顧的彈窗與提示。作為圈內(nèi)人士,大家都明白它們?yōu)楹味鴣?。而作為其緣起的KPI制度,一直備受爭議,不僅是基層員工,恐怕也是管理者的痛處。它有什么負面影響,又緣何而存在?如何解決它帶來的問題,以及它究竟應該被摒棄、還是應該繼續(xù)被捧為企業(yè)管理的圣杯?請看本文。
弊病
一種制度,其不合理性往往更加易于暴露。很多人必然也會有切身感受。首先,讓我們來歷數(shù)KPI制度帶來的弊病:
第一,創(chuàng)新力的缺失:KPI是預先制定的,契約式的,不應變更的,但創(chuàng)新的結果卻是未知的。試問,有多少真正的創(chuàng)新能預知到對某項指標提升多少呢?當你無法確定它能否可行,你敢不敢拿著女朋友的禮物費,爸媽的贍養(yǎng)費跟孩子的奶粉錢,乃至整個團隊的年度獎金,去冒險做什么“創(chuàng)新”?
第二,無人愿意顧細節(jié):KPI往往是一個點,例如某個數(shù)字或者“完成了”什么工作。有了KPI后,員工的關注都會停留在了KPI那個點上。一個營業(yè)員的KPI如果是每天的銷售額,她就沒興趣考慮對待顧客的態(tài)度。一個設計師的KPI如果是完成多少界面設計工作,他可能只希望每年加工的UI多幾件,但頁面的對齊工整與真實用戶體驗,他也將漠不關心;
第三,不利于團隊凝聚力形成:有了七二一的績效獎金分級比例,從這個角度來看,每個人的工作目標不是把工作做好,不是團隊一起努力向前,而是跟他們的隊友競爭。而對于上下之間,不再是戰(zhàn)友與朋友關系,而只是赤裸的KPI分級與組合。當一個主管想帶著團隊做成一件事情,他是努力讓每個成員都發(fā)揮出自己百分之一百二的力量,還是應該讓部分討厭的牛去爬個樹,在獎金分配時請其背個黑鍋?
第四,追求表面,掩埋長期問題:KPI是有時間限制的,所謂短期目標。然而一些工作,不可避免將是基礎性的,長期性的,不能夠立即展示效果。更多的人可能都愿意停留在表層而快速的改進中,以求考核中得到高分,而掩埋表象之后的問題,等問題越來越大,有關人員早已離職升遷;
第五,不利于團隊之間協(xié)作:每個團隊都有每個團隊的KPI,而公司里面,很經(jīng)常的現(xiàn)象是,資源必須要跨團隊跨部門,才有可能組合成一個產(chǎn)品鏈條。倘若一個產(chǎn)品所需要的資源,并非另一個團隊的KPI,工作推動的阻力可想而知。所以在很多大公司里面,能夠跨部門資源而獲取成功的產(chǎn)品很少;
第六,促生欺騙,促生不顧長遠的短期方案:以年底沖關、頁面彈窗為代表的此類現(xiàn)象并不少見。扎扎實實的工作與具體數(shù)字之間永遠是遙遠的,怎比得上此類直接為數(shù)字而數(shù)字的方式呢?何況永遠有不可預知的因素影響KPI的達成,例如競爭對手的介入,其它相關部門的掉鏈子等等。但是獎金是不能不拿的,考核是一定要通過的,于是則視用戶體驗為無物。
還有第七,為了維持KPI這個體系的運轉(zhuǎn),整個管理系統(tǒng)本身也將耗費不菲成本的,不管是人力部門,還是公司從上到下的高層中層與基層……
意義
那么KPI的意義又究竟何在?為什么企業(yè)仍然需要它?
它核心思想一是將工作量化,以量化指標作為工作成果的表達,以維持利益分配的相對公平公正,并限制管理者的職權,避免腐敗現(xiàn)象滋生;二是,它是一種具備一定主動性的契約式的目標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執(zhí)行力,并控制成本。其緣由在于信息的不對等,無論管理者與員工,無法盡知內(nèi)外上下,所以以KPI為工作目標、以及目標達成情況的簡單表達。
可以以我國政府單位與國企為例,看到缺失這種制度的可怕之處。因為沒有明確的績效指標,演化為極強的形式主義與官僚主義,以及更嚴重的績效(政績)主義。由于缺乏明確的產(chǎn)品目標,也沒有產(chǎn)品應用指標統(tǒng)計,所以則不停的追逐更易于吹噓的概念以及更顯絢爛的表層(例如界面),而不顧忌成本與可行性。由于沒有明確的指標反饋,豆腐渣工程比比皆是,領導們可以隨意進行利益分配,所以往往踏實肯干者被淘汰,溜須拍馬者與后臺強硬者平步青云,最終形成逆淘汰。
以當下的看來,KPI對于體制正面的一面,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大于不好的一面。它所帶來的問題,除少出場景外并遭遇極不負責任的員工與管理者,顯得并未十分尖銳。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它可能帶來的問題,創(chuàng)造力、細節(jié)、凝聚力、團隊協(xié)作……等等,哪一方面的缺失都會讓公司墮入糟糕的境地。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
相關閱讀